孔子孟子墨子荀子教育思想的比较

孔子孟子墨子荀子教育思想的比较

孔子孟子墨子荀子教育思想的比较


一、孔子:有教无类 , 学思结合等教育主张 。
二、孟子:孟子的教育方法可分成教育者施教的方法和指导接受者学习时应有的基本态度两方面 。
1、人须受教育 , 近于禽兽 。
2、教育内容在于明人伦 。
3、倘不注重教育,则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国家随时都可能会丧亡 。
三、墨子:
1、 十分重视因材施教 。
2、 特别强调言行的一致 。认为学要落实到行,突出了墨子的实践观念 。
3、 持积极的教育方法,主张“强说人” 。
比较孔子孟子墨子和荀子的教育思想有什么不同其实上面朋友已讲清楚了
我只做补充
孔、孟、荀是儒家的代表人物
儒家讲尊卑,文化故三人的思想有承接,有对前者的完善
墨子墨家的代表人物
1.
墨子十分重视因材施教 。
2.
特别强调言行的一致 。认为学要落实到行 , 突出了墨子的实践观念 。
3.
持积极的教育方法,主张“强说人” 。认为儒家的“不扣则不鸣”的方法很消极,会错过教育时机 。
这说明墨门是原始工程师的摇篮
比较孔子孟子墨子和荀子的教育思想有什么不同【孔子】有教无类、学思结合、老实、谦虚、时常复习等教育主张 。
【孟子】1、人须受教育,近於禽兽 。2、教育内容在於明人伦 。3、倘不注重教育 , 则上无礼、下无学 , 贼民兴、国家随时都可能会丧亡 。
【墨子】: 1. 墨子十分重视因材施教 。
2. 特别强调言行的一致 。认为学要落实到行,突出了墨子的实践观念 。
3. 持积极的教育方法,主张“强说人” 。认为儒家的“不扣则不鸣”的方法很消极,会错过教育时机 。
【荀子】:1荀子认为教师工作是崇高而伟大的政治职业,只有儒者和君子圣人来承担;教师是以礼义来教化士农工商的职业政治文化工作者 。因此,他特别强调教师的地位与作用 。
2荀子十分强调教师的尊严,以为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 。
3荀子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具有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表现为教师对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与采用的决定作用 。
希望对你有帮助?。?
望采纳?。?
怎么写孔孟荀墨教育思想的比较论文孔子是儒学的鼻祖,生活於春秋末期 。他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孟子是战国儒学的代表,被尊称为“亚圣” , 地位仅次於孔子 。孔孟”的思想足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 。荀子是与孟子同时代的儒家的另一位代表 。“而荀子亦是先秦孟子之后的最后一位儒学大师 , 他创立了博大的儒学思想体系,也为儒学在中国几千年的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作出了重要贡献 。虽然同是儒家大师,同出儒门,为中国儒家学做出了杰出贡献 , 但三人在教育思想方面的观点却有所不同,我们不能武断地对他们观点的妄然作出对或错的判断,但是通过对三者进行一个比较、探讨,却有可能得出一些于我们有益的结果 。
一、“德”、“仁”与“礼”——教育价值取向之比较
【孔子孟子墨子荀子教育思想的比较】孔子的一生希望透过其学说,改变当时王道衰微 , 礼乐崩坏的现象,以求恢复周礼,重整受破坏的社会秩序 。孔子的思想以“仁”为中心思想,“仁”就是指个人内在修养及感情的蕴蓄 。“仁者,人也 。”所谓“克己复礼谓仁”(《论语?6?1颜渊》) 。“礼”是孔子思想学说的一个重要范畴 。孔子曾经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论语?6?1为政》)还说过:“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论语?6?1八佾》)孔子认为,到了周代 , “礼”发展得最完备,因此,他最为崇奉的是周礼他教育弟子的基本原则 , 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论语?6?1颜渊》) 。
行为上恪守自己的名分就是守“礼”,越出自己的名分就是违礼 。因此,孔子明确提出“正名”的主张,认为社会各阶层人士要按其本身身行事,不能有所僭越 。他主张复礼 , 即恢复周礼 。他认为“名不正,言不顺”,只有达到“复礼”和“正名”,便能达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6?1颜渊》)的和谐社会 。他主张实行利民的德政,反对害民的苛政 。孔子主张在位者须以身作则,躬行礼仪,故曰:“不能正其身 , 如何正人?”在上位者若能以身作则,以德化民 ,  则不必靠刑罚杀人之方法来求治 。为了达到德政的目的,他强调以教育作为施政的手段,要宣传忠君孝亲、奉公守礼,这是教育最为直接为政治服务的表现 。
孔子主张在位者须以身作则,躬行礼仪,故曰:“不能正其身,如何正人?”在上位者若能以身作则,以德化民,则不必靠刑罚杀人之方法来求治 。特别是在社会动荡不安的时候,不宜只用强制性的刑罚 ,  而应加强感化性的礼教 。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论语?6?1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论语?6?1为政》)“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道草 , 草上之风必偃 。’” (《论语?6?1颜渊》)用严刑峻法治国,是孔子坚决反对的 。他主张以德、以礼去教化民众,这样,“则民耻于不善而又以至于善也” 。这是孔子所崇尚的治国必治本的至善之道 。
孟子是个理想主义者,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仁”和“德治”的思想 , 提出了“仁政”的主张 。“仁”是其整个思想的最核心的范畴,它既体现了人道的原则,同时又为理想人格规定了多重内涵 。在“仁”这一总范畴之下 , 孟子将其展开为仁、义、礼、智等具体的范畴 。就其内涵而言,仁、义、礼、智既是主体内在的品格,又表现为行为的规范,它们从不同侧面展开了同一道德理想:仁的基本要求是爱人,引伸为一种普遍的仁爱精神;义表现为一种道德责任感和道德上的自我意识;礼体现的是一种尊重伦理,注重规矩的价值取向;智反映的是理性的判断能力,它赋予主体一种自觉的品格 。在这四重品格中,仁是最根本的,而义、礼、智是作为体现仁的精神所必不可少的要素而提出的 。孟子将仁爱的精神推广开来,即所谓“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 (《孟子?6?1尽心下》) , 体现于社会政治生活,仁道便成了仁政 。作为德治的具体形式,孟子将道德的力量(即仁的力量)张扬到极致:“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 。”(《孟子?6?1离娄上》)而且“仁人无敌于天下”(《孟子?6?1尽心下》) 。
在这里,是否实行仁政是国家兴亡,天下得失的关键所在,在仁道的无敌神威面前,一切非道德的物质因素都显得微不足道 。而要推行仁政,就一定要重视用仁爱精神来教化百姓,因为“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6?1尽心上》) 。他最欣赏的以德服人的典型是“七十子之服孔子”(《孟子?6?1公孙丑上》),其境界真正达到“中心悦而诚服”(《孟子,公孙丑上》) 。由此观之,“仁”是孟子整个思想,更是贯穿于其教育始终的价值标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