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立枯病的症状原因及防治方法 水稻立枯病的症状原因介绍


水稻立枯病的症状原因及防治方法 水稻立枯病的症状原因介绍


1、秧苗在2~3叶期时胚乳将近耗尽,抗寒力最差,日平均气温低于12~15℃则生育受阻,抗病性显著削弱,病菌易侵入,此时若遇低温阴雨最易发生立枯病 。所以,旱育秧苗2~3叶期是立枯病流行的主要时期 。
2、水稻立枯病的主要症状:芽腐:出苗前或刚出土时发生,幼苗的幼芽或幼根变褐色,病芽扭曲、腐烂而死 。在种子或芽基部生有霉层;针腐:多发生于幼苗立针期到2叶期,病苗心叶枯黄,叶片不展开,基部变褐,有时叶鞘上生有褐斑,病根也逐渐变为黄褐色 。黄枯、青枯:多发生于幼苗2.5叶期前后,病苗叶尖不吐水,叶色枯黄、萎蔫,成穴状迅速向外扩展,秧苗基部与根部极易拉断,叶片打绺 。在天气骤晴时,幼苗迅速表现青枯,心叶及上部叶片“打绺” 。幼苗叶色青绿,最后整株萎蔫 。在插秧后本田出现成片青绿枯死 。
【水稻立枯病的症状原因及防治方法 水稻立枯病的症状原因介绍】3、水稻立枯病的综合防治方法:在水稻秧苗1-2叶期时,使用奥力克(青枯立克) 50ml十 大蒜油 15ml,兑水15公斤喷雾,5—7天1次,连喷2次 。为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建议喷雾时每15公斤水加叶面肥(沃丰素) 25ml 。发病中后期:使用奥力克青枯立克100ml十大蒜油15ml,进行喷雾,3天一次,连喷2到3次 。做好水稻防寒、保温、通风、炼苗工作,做到前保(出苗前保温)、中控(出苗后至3叶期控温)、后炼(3叶期至插秧前调温),提倡稀插早育苗,控制温湿度不徒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