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与孟子的异同,孔子和孟子在孝道方面的差异

孔子和孟子在孝道方面的差异

论语与孟子的异同,孔子和孟子在孝道方面的差异


孔子:父母在不远游 , 游必有方,针对自己父母而言,是狭义的孝 。
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不光针对自己父母还推而广之对一切老人 。
孔子 , 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鲁国陬邑人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
【论语与孟子的异同,孔子和孟子在孝道方面的差异】孟子,姬姓,孟氏,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城人 。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
论语与孟子的异同《论语》和《孟子》都是儒家著作的经典,“孝”是这两部著作中都着重阐述到的问题 。下面比较了《论语》与《孟子》中“孝”的含义的异同,从而加深对中国儒家文化之“孝”的理解 。
《论语》中提到“孝”字的地方有大概十四处,其中阐释了“孝”之义的有:
(1)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 , 而好犯上者 , 鲜矣;不好犯上 , 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一》)
“孝”即是不“好犯上”,不“好作乱” 。“孝”是“仁之本” 。在这里“孝弟”是忠的前提,“孝弟”是与社会的安定有着直接关系的 。孔子在做“为仁由己”的功夫时,强调“孝弟”为根本,以宰我的主张短丧为不孝,不孝便等于“不仁” 。[1](P300)
(2)子曰:“弟子 , 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 , 而亲仁 。行有馀力 , 则以学文 。”(《学而一》)
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把“孝”放在“学”之前,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 , 而对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 。
(3)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 。”(《学而一》)
“孝”即“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孔子的意思是一个人当父亲死后,三年内都不能改变他父亲所制定的那一套规矩,这就是尽孝了 。这是片面强调了儿子对父亲的依从 。在今天看来显然是狭隘的理解了“孝”的含义了 。
(4)孟懿子问孝 。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於我,我对曰,‘无违 。’”
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 , 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 , 祭之以礼 。”(《为政二》)
“孝”即“无违” ,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 , 祭之以礼” 。孝就是不要违背礼,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可见 , 孝不是空泛的、随意的,必须受礼的规定,依礼而行就是孝 。
(5)孟武伯问孝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为政二》)
“孝”即“父母唯其疾之忧” 。对父母,要特别为他们的疾病担忧,这样做就可以算是尽孝了 。
(6)子游问孝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为政二》)
“孝”即“能养”、“敬” 。除了要赡养父母还要孝敬父母 。
(7)子夏问孝 。子曰:“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为政二》)
“孝”即不仅要“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 , 还要“色” 。意思是不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还要对父母和颜悦色 。孔子的意思就是不仅要从形式上按周礼的原则侍奉父母,而且要从内心深处真正地孝敬父母 。
(8)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勤 , 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勤 。”(《为政二》)
“孝”即“忠”,你对父母孝顺、对子弟慈祥,百姓就会尽忠于你 。“孝”和“忠”在某种程度上是一致的 。
(9)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 。’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为政二》)
“孝”即“友于兄弟,施於有政”,就是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把这孝悌的道理施于政事 。国家政治以孝为本,孝父友兄的人,才有资格担当国家的官职 。人处家庭之间,能率人以正 , 就是为政了 。[2](P24)这是将“孝”内化为了一种成己之方与为政之道 。
(10)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 , 行必果;__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子路十三》)
从这段可以看出“孝”的地位,在“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之后,在“言必信 , 行必果”之前 。
《孟子》中提到“孝”字的地方大概有十八处,其中阐释了“孝”之义的有:
(1)“谨庠序之教 , 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三章》)
“孝”即不使“颁白者负戴於道路” 。即要好好地办些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大道理教育他们,那么,须发斑白的老人也就用不着背负重物奔波于道路上了 。[3](P6)
(2)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後为大 。‘舜不告而娶 , 为无後也 。君子以为犹告也 。’”(《孟子·离娄上·第二十六章》)
“孝”包括“无后”,且“无后”是最大的不孝 。
(3)“舜尽事亲之道而瞽瞍_豫 , 瞽瞍_豫而天下化,瞽瞍_豫而天下之为父子者定 。此之谓大孝 。”(《孟子·离娄上 第二十八章》)
“孝”即“舜尽事亲之道而瞽瞍_豫,瞽瞍_豫而天下化,瞽瞍_豫而天下之为父子者定” 。大孝即舜竭尽全力按侍奉父母的道理去做 , 终于使他的父亲瞽瞍高兴了;瞽瞍高兴了 , 天下的人由此受到感化;瞽瞍高兴了,天下父子之间应有的关系就确定了 。即孝要顺从父母的心意,侍奉父母的道理 。
(4)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 , 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 , 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 。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 , 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章子有一於是乎?”(《孟子·离娄下·第三十章》)
“孝”即不“惰其四支”,不“博弈好饮酒” , 不“好货财,私妻子”,不“从耳目之欲 , 以为父母戮”,不“好勇斗狠,以危父母” 。这些都是为“孝”的具体的行为 。
(5)“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 。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 。诗曰:‘永言孝思,孝思维则 。’此之谓也 。”(《孟子·万章上·第四章》)
“孝”即“尊亲”、“以天下养” 。孝子最大的孝,莫过于使父母尊贵;使父母尊贵的最高标准 , 莫过于用天下奉养父母 。做了天子的父亲,这是最尊贵的地位了;用天下奉养父亲,这是最高的奉养了 。
(6)曰:“《凯风》,亲之过小者也;《小弁》 , 亲之过大者也 。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亲之过小而怨,是不可矶也 。愈疏 , 不孝也;不可矶,亦不孝也 。孔子曰:‘舜其至孝矣,五十而慕 。’”(《孟子·告子下·第三章》)
“孝”即不“疏” , “可矶”,“慕” 。不要“亲之过大而不怨”,也不要“亲之过小而怨” 。即是不要父母过错大而不怨恨 , 也不要因为父母过错小而怨恨 。要经常眷念着父母 。这里提出了子女对犯有大、小不同过失的父母应有的态度 。[4](P290)
从以上的诸多阐述中,可以看出《论语》和《孟子》的“孝”有以下几点相同之处:
一、《论语》与《孟子》都谈到了孝要合乎礼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 , 祭之以礼” 。孔孟都极其重视孝,要求人们对自己的父母尽孝道,无论他们在世或去世,都应如此 。并且强调尽孝时不应违背礼的规定,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孝 。可见,孝不是空泛的、随意的,必须受礼的规定,依礼而行就是孝 。
二、《论语》和《孟子》都谈到了孝的具体方面 。如“父母唯其疾之忧”,要“敬”,要“尊亲”,不“惰其四支”,不“博弈好饮酒”,不“好货财,私妻子”,不“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 , 不“好勇斗狠,以危父母” 。这些都在说明孝的具体表现,要爱父母,尊敬父母,对父母和颜悦色,不要做让父母感到难堪的事情等等 。
同时也可以经过比较看出孔子与孟子对于孝的理解不一样的地方:
一、《论语》中 , 孝是要“三年无改於父之道”,不能违逆父亲,三年内都不能改变他父亲所制定的那一套规矩,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这片面地强调了儿子对父亲的依从 。而在《孟子》中,孝是“可矶”,即父母有了大过错要纠正他们 , 这才是对他们的孝道,而不是放任他们的大错不管 。孟子的这个观点显然比孔子的观点要先进,要合理 。
二、《论语》中还把“孝”与为政之道联系在了一起 。而在《孟子》中则很少看到这一现象 。孔子毕生的理想是建立一个充满仁爱的社会 , 这就要求人人相亲相爱,虽然这种宗法制社会有严格的差等,但孔子认为这不是障碍,他一方面要求天下人皆有敬奉父母之心,在上位者也不例外 , 并且修己以安人,有了在上位者孝行的感召 , 百姓便会趋之若鹜,孝行大倡;另一方面,老百姓与贵族阶级相亲爱 , 在上位者当然要孝爱天下百姓,有了双方的各行其职,天下又何愁不治?孔子就是用“孝”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说明孝悌即为仁的根本这个道理 。
通过《论语》与《孟子》中“孝”的对比 , 我们可以看出“孝”在孔子与孟子思想中的异同 。虽然孔孟对于“孝”的看法大致相同,如要赡养父母,尊敬父母,要按礼的规定对待父母等等 。但是孔孟之间对于“孝”也有一些细微的区别,如孟子比孔子更能注意到纠正父母的大的错误,可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又如孔子把孝与治国联系起来,孝是孔子的为政之道等等 。“孝”在儒家的解释中大体来说是一致的,但是儒家的不同大家学者们赋予“孝”的某些涵义又是有着细微的差别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