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数效用论的假设条件有

基数效用论的假设条件有

基数效用论的假设条件有


效用量可以具体衡量 。边际效用(MU)递减规律 。货币边际效用不变 。基数效用论是研究消费者行为的一种理论 。其基本观点是:效用是可以计量并可以加总求和的 。基数效用论是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西方经济学普遍使用的概念 。基本观点是:效用是可以计量并可以加总求和的 。表示效用大小的计量单位被称为效用单位 。因此,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1、2、3……)来表示,正如长度单位可以用米来表示一样 。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 。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其计数单位就是效用单位 。
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1)区别:
①假设不同 。基数效用论假设消费者消费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是可以度量的,可以用基数表示 。每个
消费者都可以准确地说出自己所获得的效用值 。边际效用具有递减规律 。序数效用论认为消费所获得的
效用只可以进行排序,仅可以用序数来表示 。效用的大小及特征表现在无差异曲线中 。
②使用的分析方法不同 。基数效用论使用
MU
即在预算约束下求效用值的最大化作为工具 。而序
数效用论则使用无差异曲线、预算线作为分析工具 。
③均衡条件的表达不同 。基数效用论使用的表达式为是
MU
i
/P
i

 , 序数效用论则表达为
MRSxy=MUx/MU
Y
=P
X
/P
Y
④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是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的,因此效用可以用基数(1,2,3,
6
7
6
7)来表示 。
而序数效用论表示效用作为一种主观的感受是无法用基数来衡量其大小的,故效用只能用序数(第一,
第二,第三
6
7
6
7)来表示满足程度的高低和顺序 。
(2)联系:
①都从市场的需求一方着手,通过推导需求曲线,说明需求曲线上的任一点都表示消费者获得了效
用最大化 。
②均为一种消费者行为理论,都把消费者的行为看做是在既定的收入限制条件下追求最大化效用的
过程 。
③均以边际效用理论为基?。?认为商品的价值或价格是由商品带给消费者的边际效用的大小来决定
的 。
④他们推导的曲线具有相同的趋势 , 都符合需求规律 。
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所得出的均衡条件有什么联系在基数效用论中,消费者消费n种商品时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消费者应该使自己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 。或消费者应使自己花费在各种商品购买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即
MU1/P1=
MU2/P2=…
=MUn/Pn=λ 。
在序数效用论里 , 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预算约束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之点,用公式表示为:RCS1,2
=P1/
P2 。由于RCS1,2
=P1/
P2=MU1/
MU2,所以有MU1/P1=MU2/P2,这与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均衡条件相同 。
可见,虽然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在不同的假设条件下以不同的方法来分析消费者行为,然而,二者所得出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均衡条件的本质却是相同的 。
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的主要差异在于两种商品的两者都是研究消费者行为的一种理论 。\x0d\x0a后者是前者的补充和完善 。两者用的研究方法也不相同 。前者用边际效用分析法 , 后者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x0d\x0a\x0d\x0a一、基数效用\x0d\x0a\x0d\x0a基数效用论是研究消费者行为的一种理论 。其基本观点是:效用是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的,因此,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1、2、3??)来表示,正如长度单位可以用米来表示一样 。\x0d\x0a\x0d\x0a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 。\x0d\x0a\x0d\x0a欲望——消费的动机;满足——消费的结果;效用——满足程度的度量 。\x0d\x0a\x0d\x0a效用——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获得的满足程度,它是衡量消费效果的综合指标 。\x0d\x0a\x0d\x0a效用概念有两个特点:1、是中性的\x0d\x0a\x0d\x0a2、具有主观性 。效用会因人、因时、因地而异 。\x0d\x0a\x0d\x0a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其计数单位就是效用单位 。\x0d\x0a\x0d\x0a二、序数效用论是为了弥补基数效用论的缺点而提出来的另一种研究消费者行为的理论 。其基本观点是: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量 , 也不能加总求和 , 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因此,效用只能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 。例如,消费者消费了巧克力与唱片,他从中得到的效用是无法衡量,也无法加总求和的,更不能用基数来表示,但他可以比较从消费这两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效用 。如果他认为消费l块巧克力所带来的效用大于消费唱片所带来的效用,那么就叫一块巧克力的效用是第一,唱片的效用是第二 。\x0d\x0a序数效用论采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x0d\x0a\x0d\x0a序数效用论用消费者偏好的高低来表示满足程度的高低 。该理论建立在以下假定上:\x0d\x0a\x0d\x0a1、 完备性 , 即指对每一种商品都能说出偏好顺序 。\x0d\x0a\x0d\x0a2、 可传递性,即消费者对不同商品的偏好是有序的 , 连贯一致的 。若A大于B,B大于C,则A大于C 。\x0d\x0a\x0d\x0a3、 不充分满足性 , 即消费者认为商品数量总是多一些好 。
【基数效用论的假设条件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