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和刘备称帝都有一个比较好的理由 。但是孙权手下既没有汉献帝,他也不是汉室后代,那他称帝的理由又是什么呢?孙权想这个问题想了9年,最终还是当上了东吴皇帝 。后来诸葛亮评价孙权称帝也是比较有意思,和今天要讲的成语似是而非有关 。似是而非的意思就是,表面看起来是对的,但实际上并不是对的,用来形容孙权称帝也是比较贴切了,不过孙权晚了这么多年才当上皇帝算是非常给面子了 。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时间是在蜀汉建兴七年(公元229年),主人公是诸葛亮 。原文如下:
是岁,孙权称尊号,其群臣以并尊二帝来告 。议者咸以为交之无益,而名体弗顺,宜显明正义,绝其盟好 。亮曰:“权有僭逆之心久矣,国家所以略其衅情者,求掎角之援也 。今若加显绝,雠我必深,便当移兵东伐,与之角力,须并其土,乃议中原 。彼贤才尚多,将相缉穆,未可一朝定也 。顿兵相持,坐而须老,使北贼得计,非算之上者 。昔孝文卑辞匈奴,先帝优与吴盟,皆应权通变,弘思远益,非匹夫之为忿者也 。
今议者咸以权利在鼎足,不能并力,且志望以满,无上岸之情,推此,皆似是而非也 。何者?其智力不侔,故限江自保;权之不能越江,犹魏贼之不能渡汉,非力有余而利不取也 。若大军致讨,彼高当分裂其地以为后规,下当略民广境,示武于内,非端坐者也 。若就其不动而睦于我,我之北伐,无东顾之忧,河南之众不得尽西,此之为利,亦已深矣 。权僭之罪,未宜明也 。”乃遣卫尉陈震庆权正号 。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这一年,孙权即位称帝 。他的大臣来到蜀汉通报,希望蜀汉能够予以正式承认 。蜀汉群臣在讨论此事时大都认为与东吴交好并没有多大的好处,而且一旦承认孙权的帝位就会变得名号不正,体例不顺 。不少人建议应当申明大义,与东吴断绝关系 。
这时,诸葛亮表示:“孙权早有篡逆称帝之心,朝廷之所以没有过分注重这方面的问题,是为了牵制曹魏,求得东吴的援助 。现在如果明确地与东吴断绝关系,东吴必将与我们结下冤仇,我们就必须派军队进行讨伐,只有打败了东吴才能进军中原 。如今东吴有不少贤能之士,将相和睦,难以在短时间内消灭他们 。如果与他们展开长期对峙,反而会使曹魏有机可乘,这绝非上策 。当初孝文皇帝以谦卑的口气与匈奴议和,先帝宽宏大量地与东吴结盟, 。都是顺应时势、善于变通、深谋远虑的做法,并非泄一时之忿 。
如今大家都认为孙权只求三足鼎立,不想与我们一起共同讨伐曹魏,这个看法看起来有道理但实际上却是错误的 。为什么呢?因为他的才智和实力不如曹魏,所以才依托长江自保 。孙权无法越过长江北上,就像曹魏无法渡过汉水进攻我们一样,并非实力有余,而是不愿意承担沉重的代价 。
如果我们派兵征讨曹魏,东吴既可以同时出兵与曹魏发生大规模战争,也可以发动小规模战事,掳掠曹魏百姓,扩大自己的地盘 。即便他们按兵不动,和我们友好相处,我们北伐的时候也不会有后顾之忧,而曹魏也不敢调动黄河以南的军队来到西北对付我军 。这对我们的好处已经很大了孙权僭越称帝的罪名,我们还是不公开指责较为妥当 。”于是,蜀汉便派遣卫尉陈震前往东吴祝贺 。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便是诸葛亮口中的“似是而非”,意为是指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 。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论衡》中的“世多似是而非,虚伪类真,故杜伯、庄子义之语,往往而存 。”
推荐阅读
- 后皇嘉树用橘树来比喻 出自哪个作者
- 不戢自焚典故出自哪里,不戢自焚什么意思?
- 孜孜不倦典故出自哪里,孜孜不倦什么意思?
- 唐大维林婷是什么电视剧人物 林婷和唐大维出自哪部电视剧
- ?臣妾做不到啊出自哪一集 甄嬛传臣妾做不到第几集
- 兵临城下典故出自哪里,兵临城下什么意思?
- “抛砖引玉”的典故出自哪里,成语“抛砖引玉”是什么意思?
- 诸葛亮骂死王朗的典故,诸葛亮骂死王朗是怎么一回事?
- 但愿长醉不愿醒的前一句 但愿长醉不愿醒出自哪里
-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什么意思,出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