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是怎么评价曹操的?他是第一个为曹操翻案的人


鲁迅是怎么评价曹操的?他是第一个为曹操翻案的人


鲁迅先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相信很多人都有所了解,他弃医从文的故事很多人也都知道,当这样一个人物碰上被人骂了数百年的曹操,又会是什么样的呢?鲁迅先生对于曹操有着与当时人不一样的评价,可以说,他是第一个为曹操翻案的人,那么,他为什么会对曹操有这样的评价?
一千八百年前的东汉末年,大汉王朝皇室衰微,从黄巾起义到董卓祸乱朝纲一直到三国归晋近60年的时间,军阀割据战乱不断,你方唱罢我登场,天下生灵涂炭,中间的出现许多的经典人物在后世演绎 。
现在我们来说说三国争议最大的人物“英雄”曹操,至少我认为他是个英雄,如果说他是个民族英雄也不为过,之所以加引号就是我希望这只是我的看法,还望大家不要攻击,但是可以互相讨论 。曹操养于阉宦之后,一直被人看不起,月旦评评价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
毛泽东,是中国伟大的领袖 。国家的缔造者解放者,一个诗人,文学家,军事家,在对曹操的评价相当高,就像英雄惜英雄 。他在《浪淘沙·北戴河》一词中这样写道:“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这首词在对于曹操的评价中给予了十分高的赞许 。
鲁迅认为,史书中对秦始皇、曹操等人的不公评价,与这些朝代统治的年代短关系很大 。“因为年代长了,做史的是本朝人,当然恭维本朝人物;年代短了,做史的是别朝人,便于自由地贬斥其异朝人物 。所以在秦朝,差不多在史的记载上半个好人也没有 。曹操在史上的年代也是颇短的,自然也逃不了被后一朝人说坏话的公例 。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的 。”
曹操被后世评为,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这样的评价我感觉是非常合理的,通过曹操后世留下的诗词《短歌行》《观沧海》《龟虽寿》可以看出曹操胸襟,这样一位有壮志的诗人政治家,在开始的时候他一直希望自己作为汉臣,不敢有越位之处,匡扶汉室是他的理想 。但是汉室的灭亡是历史的决定,以曹操一人之力无法阻挡,如果在抱着汉室的灵牌不丢,那么只会让天下更乱 。更不安定,只有破而后立才能真的造福苍生 。
了解三国不能只看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因为老罗不是一个写历史的人,他是一个写小说的,说书的,在他的小说中必须加入自己的爱憎,把故事人物变得更为的丰富,个性更为的鲜明,因为刘备打着皇室后裔,这就是正统,曹操是汉臣却有点骄横跋扈,所以在当时要想得到读者的喜爱,当朝的统治者的支持,必定要维护正统,做到君是君,臣就是臣,绝不丝毫的僭越 。而当时的读者也喜欢英雄人物,既然曹操有僭越之嫌,为了使坏人更坏,好人更好的想法得以实现,所以老罗在《三国演义》中对刘备好的不能再好了,什么好事都往他头上放,对刘备身边的谋臣武将也都是神化,已达到对读者的共鸣 。要想真正的了解三国了解曹操必须读徐寿的《三国志》 。
现在我们来说说曹操,曹操在离开董卓之后变卖家产,带领自己家族子弟起兵与己吾城,在陈留太守张邈的默许和支持下逐渐扩大,汴水之战后张邈投靠曹操,曹操就有了坚实的军事和政治基础,占据兖州和周边县城,开始有了自保安身之地,在董卓北吕布杀死之后,李傕、郭汜在毒士贾诩的建议下攻击长安,杀了王允,赶走了吕布,裹挟汉献帝,内讧不断,在最后在车骑将军董承的保护下逃亡洛阳,沿途给诸侯下旨到洛阳接驾,天下诸侯结不为所动,只有曹操在谋士毛介的建议下“奉天子以令不臣”,但是在《三国演义》中成了“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我感觉这两种提法都有问题,我分析改成“协天子以令诸侯”其实无论是奉还是协都是帮助的意思,只是奉更好听些,之所以我说“协天子以令诸侯”,是更接近曹操的做法 。因为他也这么干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