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资历深厚的三朝元老姚崇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辅政才能,提出《十事要说》,倾力社会改革,实行新政,取得了卓著成效 。
"姚崇除蝗"就是此间的业绩典范之一,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雄厚的政治经济基础 。
由此,姚崇也被后世誉为"救时宰相" 。开元九年(721年),七十一岁的姚崇去世,被追赠为太保、扬州大都督,谥号"文贞" 。
二、"姚崇治蝗"的困境那时对自然灾害的治理,尤其是煌灾,难度相当大,根本没有如今有效的防治蝗虫的高科技手段和先进武器,就是在思想上也远没有今天正确的意识 。
由于古人对蝗虫的敬畏,认为蝗虫是神虫(蝗神),使得人们普遍质疑"除蝗"的正确性 。
即便在繁华的大唐,科技知识依旧匮乏,唐人亦深受"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认为"蝗灾"与日食等天文现象都是自然规律,不容反抗,若强力除去人们敬畏的蝗虫,必将受到天谴,不积功德,将受到更重的惩罚 。
为此,老百姓对"除蝗"并没有多大积极性 。
就是重量级的朝廷官员也多有反对的声音 。大唐"山东蝗灾"发生后,最典型的就是汴州刺史倪若水的拒绝"除蝗"和宰相卢怀慎对"除蝗"不愿担当 。
时任汴州刺史、从三品大员倪若水最初在接到朝廷命令"除蝗"时,公开拒绝,以前赵皇帝刘聪治理蝗灾失败为由,质疑朝廷下达"除蝗"的命令是不正确的 。
这在《新唐书》曾明确记载:倪若水上言,"除天灾者当以德,若刘聪除蝗不克而害愈甚 。"
同为宰相的卢怀慎更不愿担当,遥相呼应,直言面对蝗灾这样的"天灾",应当敬畏,这不是人力可以战胜的,若执意除蝗,会导致更大的灾难 。
朝野一时议论纷纷,令玄宗皇帝李隆基也担心起来:"时议者喧哗,帝疑,复以问崇" 。
在这样空前的压力之下,"姚崇治煌"面临的困境可以说是史无前例,既有皇帝的忧心,又有重臣的反对甚至阻碍,更有老百姓的不认同……
姚崇要成功治理山东蝗灾有多难?不言而喻,简直难于上青天 。
三、姚崇是怎样成功应对蝗灾的困境并没有让姚崇止步,这位千古贤相以他卓越的才能和非凡的胆识迎难而上,逐一破除了治理蝗灾所遭遇的每一道难题 。
面对老百姓对蝗虫的敬畏,质疑"除蝗"是否正确这一最大的问题时,姚崇果断采取了"夜间坑埋法",派出御史担任捕蝗使,带领老百姓在夜间焚火,在田土旁边挖一个坑,因蝗虫怕人,容易捕捉,捕捉到蝗虫后一边用火焚烧,一边就近掩埋于坑内 。
此举不仅可以科学"除蝗",又体现为对蝗虫的人性化处理,得到当时的老百姓理解和拥护,认为这样处理蝗虫是恰当的 。
更主要的是,蝗虫对庄稼的危害,老百姓也是明白的,若听之任之,势必会造成自身必然的饥荒 。
"夜间坑埋法"让老百姓在心理上得到抚慰,一当在"除蝗"的思想认识上"解放"后,老百姓的积极性便调动起来,从而卖力地参与到应对煌灾的行动中来 。
于是"夜间坑埋法"除蝗得到普遍推行,效果也日益明显起来 。
面对汴州刺史倪若水和宰相卢怀慎跳出来"泼冷水",姚崇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应对 。对汴州刺史倪若水予以正面应对,引导他必须带头除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