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八千里等于多少米 一里等于多少米( 二 )


即便周代,其尺度也是有统一规范的 。《大戴礼记汇校集解》引《说文解字》说:“周制,寸、尺、咫、寻、常、仞诸度量,皆以人之体为法 。”这种规范是由国家统一确定的,都源于人体 。周代一步为1.848米,等同人的身高 。这是周王的身高,也是法定的步的长度,至于是哪一个周王,不可考 。周王比我们现在常人要高多了!
知道了步和寻等长,周制等同人的身高,周代一步等于八尺,那么《五藏山经》是以一步等于1.848米,一里等于554.4米计算呢?还是以汉代的一里等于443.52米来计算呢?
都不能 。
事实上《五藏山经》已经给后人留下了破译密码,只是后人没有留意而已 。《山海经.西次三经》说:
“峚(mì)山,其上多丹木,员叶而赤茎,黄华而赤实,其味如饴,食之不饥 。......自峚山至于钟山,四百六十里,其间尽泽也 。是多奇鸟、怪兽、奇鱼,皆异物焉 。
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钟山 。”
请注意,此段经文前面说“自峚山至于钟山,四百六十里”,经文峚(mì)山后面叙述钟山时又说“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钟山 。”比较二者,可知《五藏山经》至少存在二种尺度,有前贤对经文距离作了修订,后面的420里和前面的460里是相等的 。这一后一前的“里”,尺度是不同的,其比例关系为: 1.0952倍(460/420) 。“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钟山 。”这是大尺;“自峚山至于钟山,四百六十里”这是小尺 。
那么这大尺、小尺到底是多长呢?
因为《山海经》形成于禹、益之前,其历史时代和陶寺遗址相当 。据考古结果,陶寺遗址发现一中期墓葬的尺,其长为0.25米;另外,陶寺早期墓葬中还发现一木杆,长2米左右,学者们研究认为,陶寺尺的长度是25厘米 。
我们知道,商尺为0.1695米,周、秦尺为0.231米,汉尺为0.232至0.236米 。在这些尺度中,满足1.0952倍关系的只有陶寺尺和周尺 。陶寺尺/周尺=0.25/0.231=1.08225倍 。1.08225倍关系与1.0952倍关系大体接近,均为1.1倍 。陶寺尺正当尧舜禹时期,正是传说中的禹命伯益著《山海经》时,其对应的大尺基本接近陶寺尺,小尺应是周尺 。
“自峚山至于钟山,四百六十里,其间尽泽也 。是多奇鸟、怪兽、奇鱼,皆异物焉 。”这一句应是周人或者是周人祖族补注的,用的是0.231米的小尺,一步等于1.848米 。
峚山至于钟山,四百六十里,一里等于300步,周步为1.848米,则峚山至于钟山共255024米 。255024米等于尧舜禹时期的420里,则尧舜禹时期一里等于607米 。因为一里为300步,则尧舜禹时期一步等于2.024米 。知道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结合《五藏山经》的里程,丈量天下了 。
至于尧舜禹时期尺的大小,我们其实可以忽视之,因为《五藏山经》是以“里”为单位计算距离的,只有二处涉及到步长,我们无需用到尺 。实际上尧舜禹时期的尺度我们也可以大致推测出来 。因为尧舜禹时期的步长为2.024米,如果尧舜禹其时以十尺为步,则尧舜禹时一尺等于20.24厘米;如果其时以八尺为步,则其时一尺等于25.3厘米,也就是说尧舜禹时期可能有二种尺,一种是20厘米的尺,另一种是25厘米的尺,前者以十尺为步,后者以八尺为步 。巧的是,陶寺遗址恰恰出土了早期的表,木杆长2米,恰恰等同步长,也出土了时代为中期的25厘米的尺 。由此我们发现,陶寺遗址早期是以十尺为步,中期则是以八尺为步的,早期的尺约为20厘米,中期的尺是25厘米,步长均是2.024米,取整为2米 。
事实上以陶寺遗址的步长为准,最接近于历史!其原因,一是因为帝尧、帝舜和大禹时期,曾经统一过度量衡 。《尚书》说:“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 。望秩于山川,肆觐东后,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 。”63 陈襄民等注译《尚书》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8年P301由此可见,尧舜禹时代法律、度、量、衡四者是统一的,尧舜禹时代之步和里是有统一规范的;另外《大戴礼记》也说大禹“以身为度” 。这里的度为尺度的意思,可见大禹时期尺度也是有统一的标准的,。二是陶寺遗址考古测年为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900年之间,中国历史传说中的尧舜禹就在此一时期内 。帝尧、帝舜及大禹曾统一过度量衡,陶寺遗址是否帝尧都城无关紧要,只要陶寺遗址之步长在尧舜禹度量衡统一规范之内就行了 。三是西汉刘歆《山海经表》说:“ 已定《山海经》者,出于唐虞之际……禹别九州,任土作贡,而益等类物善恶,著《山海经》 。”64(郭璞注《山海经》 尾阳书肆 日本早稻田大学影印 1934年 P22) 无神论者东汉王充《论衡》卷十三也说:“禹主治水,益主记异物,海外山表,无所不至,以所记闻作《山海经》 。”65(王充原著 袁华忠等译注《论衡全译》中卷 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P97)《山海经》成书于禹和伯益,是前贤公认的,中国史传的禹、益历史时期与陶寺遗址历史年代接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