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水下憋气最长时间 水下憋气最长时间世界纪录( 二 )


到达屏气极点的强烈感觉如果是由氧气的化学受体引起的,那么一旦没有反馈,人们就应该会把自己憋到昏迷 。而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卡尔曼·沃瑟曼(Karlman Wasserman)的实验室的研究则表明,即使切断颈动脉的化学受体与脑干之间的神经连接,病人仍然无法把自己憋晕 。
此外,如果单凭氧气浓度低或二氧化碳浓度高就能决定屏气极点,那超过某个阈值后,人就无法继续屏气了 。可无数研究说明事实并非如此 。
按上述假说,气体浓度触发屏气极点之后,在动脉内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之前,人是不可能继续屏气的 。但这有悖于科学家在上世纪初无意观察到的结果 。
1954年,梅奥医学中心(Mayo Clinic)的沃德·S·福勒(Ward S. Fowler )正式记述过这样的现象:实验者屏气达到极点之后,即使只是吸入一口窒息性气体(asphyxiating gas,经吸入而直接引起窒息作用的气体),也能够立马再次屏气,甚至第三次屏气,尽管这会使血液中的氧气浓度变得越来越低 。
此后的研究进一步确证,这种不寻常的重复屏气能力与吸入窒息性气体的次数、体积都没有关系 。实际上,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约翰·R·里格(John R. Rigg)与莫兰·坎贝尔(Moran Campbell)在1974年证明,当受试者试图呼吸时,堵住呼吸道就能让他们继续屏气 。
综上所述,所有这些涉及重复屏气方法的实验都说明,深吸一口气的需求与肌肉本身的动作有某种关系,而与交换气体的功能没有直接关系 。胸腔扩张后自然有收缩的趋势,除非吸气肌让胸腔保持在扩张状态 。
因此,研究屏气极点的科学家便开始在控制呼吸肌的神经、机械机制中寻找答案 。除此之外,他们还想弄清楚,屏住呼吸是让驱动呼吸肌的呼吸节律在意识的控制下中断,还是让呼吸肌无法表现出无意识的自动节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