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雷针保护范围

【避雷针保护范围】当避雷针的高度h≤hr时 , 距地面hr处作一条平行于地面的平行线 , 以避雷针的针尖为圆心 , hr为半径画弧 , 交水平线于A、B两点 , 又分别以A、B两点为圆心 , hr为半径 , 从针尖向地面画弧 。 曲线就是避雷针保护范围的边界 , 保护范围是一个对称的锥体 。
避雷针的工作原理就其本质而言 , 避雷针不是避雷 , 而是利用其高耸空中的有利地位 , 把雷电引向自身 , 承受雷击 。 同时把雷电流泄入大地 , 起着保护其附近比它矮的建筑物或设备免受雷击的作用 。 简单一点说 , 一级保护是以30米为半径、二级保护是45米为半径、三级保护是60米为半径做弧的保护范围 。

避雷针保护范围


计算方法
避雷针的保护半径与高度(h)有关 , 以及与所现的滚球半径有关 , 
D为滚球半径(闪击距离)
第一类建筑物为D=30米
第二类建筑物为D=45米
第三类建筑物为D=60米
保护范围采用规范之计算公式:
Rx=½{h(2hr-h)}-½{hx(2hr-hx)}
其中Rx为避雷针在距离地面hx米处的保护半径(米);
hr为滚球半径,根据建筑物类别取值30、45、60;
hx为被保护物的高度
一般来说 , 避雷针越高 , 保护范围就越大 , 保护效果也越好 , 但考虑到避雷针建设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 避雷针大多建设在35米-45米之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