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离原上草全诗的诗名( 二 )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春风习习, 蔓延的芳草, 掩没了通向远方的古道;晴日照耀, 翠色一片, 连接着荒芜的城池 。 上一联用流水对, 妙在自然;而此联为的对, 妙在精工 。 “古道”、“荒城”紧扣题面“古原”, 与命题作诗要求极恰切 。 这两个词蕴含着时间与空间的概念, 有静止、凝重的气氛;“远芳”、“睛翠”与之形成对照, 生存竞争力之强由此可见 。 一个“侵”字, 一个“接”字, 以铺叙的手法, 进一步渲染了春草的无限生机 。
充满诗情画意的、富有生命力的春草, 与“古道”、“荒城”结合起来, 不仅意境别致, 而且为尾联的送别提供了环境 。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又要送你远去, 繁盛的青草仿佛也充满了离情别意 。 尾联关合全篇, 结清题意, 点出送别之意 。 “王孙”, 公子王孙, 此指所送之人 。 “萋萋”, 指青草繁盛纷乱的样子 。 《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 春草生兮萋萋”, 说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怀思游子 。 这里变其意而用之, 说的是看见萋萋芳草, 而平添送别的愁情 。
评解
这是一曲野草颂, 更是一曲生命颂 。 “草”, 作为中心词, 构成全诗意境的主体意象 。 全诗借景写情, 蕴含深刻, 刻画形象生动, 用语自然流畅, 意境浑然完整 。 虽是命题作诗, 却能融入一定的生活感受, 故字字含情, 语语有味, 不但得体, 而且别具一格, 在“赋得体”中, 为千古绝唱 。 按“赋得体”的标准, 此诗的结构也堪称严谨妥当:前四句写“原上草”, 后四句写“古道送别” 。 然而, 此诗佳处, 远不止于此 。 其为名作, 实因意胜, 即赞美一种顽强向上的生命精神 。
有人说此诗别有寓意, 是喻小人去之不尽, 或者是喻世道治乱循环等 。 这完全是一厢情愿的附会 。 这首诗正如清代屈复编选的《唐诗成法》所云:“不必定有深意, 一种宽然有余地气象, 便不同啾啾细声, 此大小家之别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