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孝道,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著作《尔雅》下的定义是:“善事父母为孝” 。汉代贾谊的《新书》界定为“子爱利亲谓之孝”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的解释:“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
许慎认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孝”的古文字形与“善事父母”之义是吻合的,因而,孝就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辈在处理与长辈的关系时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 。纵观中国历史上的各朝各代,我们可以发现:汉朝是最看重和讲究孝道的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其中原因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朝廷对于官员的选拔制度 。
在汉朝的时候,不论是董仲舒极力推崇的儒家思想以前,还是推崇以后,朝廷选拔人才最重要的一项指标就是:看候选人孝道的高低程度 。而到了东汉以后,朝廷更是专门列出一种以孝道为主的选拔方式来选官,那就是察举制 。
那么,这个制度是怎样的呢?它要察什么?怎么个举法呢?其实,这个制度就是专门用来考察士人们的言行举止的,然后,会有专门的官员向朝廷举荐秀才和孝廉这两方面的人才 。在当时,秀才主要是用来代指那些对儒家思想和经典著作有一定造诣的人 。不过,在东汉统治的中后期,凭借秀才当上官员的人很少 。
这主要是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社会上孝道风气盛行,人们过分关注孝道;
二、做秀才需要博览群书和拥有广泛的知识界面,不然的话,大字都不认识的人也能当官,那就太不能服众了 。
而孝廉则跟秀才有着很大的区别,它主要是指对自己父母亲的孝顺 。因此,就算是没有特别出众的才学和能力,人们也可以通过孝廉担任一官半职 。所以,通过孝廉当官的难度比秀才大大的减少了 。这可能也是东汉时期的官员,秀才出身的人很少,孝廉出身的人很多的一个原因 。
当时,察举制推行后不久,社会就兴起了一阵孝道风尚,人人讲究孝顺 。这就使得汉朝的民间和官场发生了许多让人津津乐道的故事,有的让人惊讶不已,有的让人鼓掌称赞,有的让人疑惑不解 。其中,汉朝的著名史书中《后汉书》中,就有许多对于孝子故事的描述 。
比如说,赵咨的故事 。有一次,盗贼去赵咨家抢东西,但是,赵咨八十多岁的母亲恰好病了,正在睡觉 。于是,赵咨为了能够让母亲睡得安稳,便主动提出请强盗吃饭,并且,对强盗说:“除了给母亲留下的一些衣服和食物以外,我的妻儿和钱财等你随意拿走吧,我绝对不会阻止你的 。”赵咨的这番话把那个盗贼给弄懵了 。
后来,这个盗贼觉得赵咨真是个大孝子,为了母亲能够做到这样,于是,便不忍心抢他的东西,转身撒腿就逃走了 。但是,赵咨却拿着家里的钱财追着盗贼跑了出去,他一边追一边喊:“盗贼兄,你还没抢东西呢,这些钱给你......”因此,在传记中,人们对于赵咨的评价很高,也十分仰仗他 。
【“孝道”在古代有多重要?汉朝定了一个制度,若不孝后果很严重】现代人们评价一个官员的好坏程度,主要看重他的能力;而古代,则以这个官员的德行为主 。至于士人和布衣,人们则认为:士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走上官场,成为国家栋梁,那就很让人尊敬和仰仗了 。布衣归隐田园,心怀理想,也算是楷模了 。但是,历朝历代又有多少人真能够做到志趣高洁呢?大部分人都是打着各种旗号以谋求自己的利益的伪君子 。
推荐阅读
- 皇帝外出“私访”时,怎么证明自己是皇帝的呢?
- 历史上真正的第一个“女皇帝”
- 他被誉为”西方中国地理学之父“,走遍全中国
- 立春节气的由来 立春介绍
- 小雪节气寓意 小雪节气有何寓意
- 你的家,暴露了你的“风水”好坏
- 为什么汉代皇帝叫“帝”, 宋朝皇帝叫“宗”?
- 大雪节气寓意 大雪节气有何寓意
- 中国四大“国耻日”:都与日本有关 看看这些事件始末
-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制作成“木乃伊”皇帝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