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演讲稿模板集合八篇( 四 )


本来,按照原先预定的主题,我应该给大家讲讲我熟悉的《文学与生活》 。 可是,这个主题太大了,不是一本书,也不是一堂课,更不是一个人能够讲完的 。 而且,也不太现实 。 因此,我只想具体地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读书与人生》的一些感悟,希望与大家分享 。
我们知道,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 。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学传承的作用愈加凸显,我们有责任拾起自己的文化,将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信息收集整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传于后人 。 国学的传承重在继承国学精神,而非形式上的模仿 。
经常有人言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其实个中自有深义,苏辙在某篇文章中说,孟子曾夫子自道: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文章便凸现出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的磅礴征象,太史公司马迁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 。 一个治学者在走精专之路的同时,还能博观约取,兼具杂学,明乎“读经而已,则不足以知经”的道理,想来即是自我玉成的最佳前提 。
宋代《神童诗》中30多首,第一首就是“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 这句话充分地体现了自宋代读书已经是很重要的事,至今也影响了我们1000多年 。
世界上有两门课:一门人文,一门科学,那些在科学上为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大师们,留下的珍贵遗产就是书,我们要想了解、传承和发扬就必须读书 。 而读书的方法,我认为最根本的是自学和读书习惯的养成 。 中国是文明古国,了解、学习、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用“扬弃”的态度、“拿来主义”的精神对待祖先留下的文化资源,既是对传统的尊重,又是对现实需求的积极回应 。
庄子曾说:“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 ”意思是:油脂在柴火上燃烧,油脂烧完了,柴火也燃尽了,但火却可以传续下去,没有穷尽的时候 。 庄子解读了中华文化延续的玄机,在于薪火相传 。 传承的主要途径在于阅读,因为书本是人类智慧和文明的积累 。
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 孔子主张多读书,并注意兴趣培养,还发现了一个规律 。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懂得一点不如喜欢,喜欢不如以之为乐 。 喜欢一个事即使再累也沉浸在享受中 。
人类之所以是万物的灵长,区别于草木禽兽,最明显的标志就是有语言文字,书籍则是文字的载体,翔实记录着人类的精神文化遗产 。
在我看来,读书首先是一种灵魂生活,也是调养心性独观众妙的一种悟道方式,同时还是通向学问渊薮的唯一门径 。 人类的精神谱系及文化气脉需要爝火相续的传承,一个不读书的人侈谈什么开宗立派显然是“野狐禅”,妄自立说,断非正确、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治学精神 。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国学热”,如穿汉服、行跪拜礼、让孩子背“三字经”等,这说明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是斩不断的,它有强大的生命力 。 同时“国学热”也体现了民众对传统文化的需要 。 但国学是什么,它的传承之路在哪里,也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 。 说起读书,我经常想起:“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 。 ”这句话说得真好 。
就“国学传承”而言,我个人分了三个角度 。 在学术角度,加深对它的研究,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在行业角度,提炼东方智慧,将国学思想融进企业管理之中,提高企业的凝聚创新力;在社会角度,从社会生活入手,以文化和艺术的形式开展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活动,进而提升民众的民族认同感、自信心和归属感,建设共有的精神家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