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心情日记 。 鼓励孩子以我手写我心 , 写对生活的思考 , 对人生的思考 , 学会用理性的思想、感性的认识来看待生活 。
日记是抒发心声、交流思想的平台 , 更是激发情感、挥洒情感的载体 。 它不仅能巩固语言基础知识 , 更能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
以课堂为阵地 教给孩子写作方法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 它几乎占去了半壁江山 。 作文指导 , 需要让孩子在动笔之前 , 认定中心 , 审查材料 , 这对孩子写好作文起着关键作用 。
例文学习 。 初中生生活阅历与生活体验较少 , 很难写出情节动人、说理深刻的文章 。 但初中生可塑性强、思维活跃、接受力好 , 摹仿就成为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最有效的途径 。 在例文学习时 , 可按照“析构思、找线索、品语言”的模式操作 。
方法指导 。 作文写作方法和技巧很多 , 教师在指导时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需要 , 有选择性的介绍和讲解 , 要注重实用 , 切忌面面俱到 。 教师在方法指导时 , 要巧妙地点拨学生的写作灵感 , 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 增强创新意识 , 以提高写作质量 。
化整为零 引导学生在观察生活中写作
【作文提纲怎么写【精选10篇】】为打破作文的时空限制 , 在写作时 , 要采用“化整为零”的方式 , 引导学生在观察生活中进行写作 。
定主题 , 写系列文章 。 每学期用1个月让学生就某一主题写三至五篇不同形式、不同角度、不同体裁的作文 , 自己设计封面、插图 , 在全班范围内相互交流、评改 , 并选择优秀作文汇编成册 。
定形式 , 写类似文章 。 每当发现一种较为新颖的写作形式 , 笔者就把它推荐给学生 , 让他们学习 , 并要求在一定的期限内完成一至两篇形式类似的作文 。
定时间 , 写快速作文 。 平时一节课的写作时间过长 , 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 因此在作文教学时 , 一般只给学生30分钟 , 让学生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 , 引导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写作 。
参加活动 提升写作兴趣
要想干好一件事情 , 必须要有浓厚的兴趣 。 “衣带渐宽终不悔 , 为伊消得人憔悴”、“每有会意 , 便欣然忘食” , 只要对写作有浓厚的兴趣 , 就会乐此不疲 , 持之以恒 。
写作训练是苦的 , 然而当学生切实感到作文水平在提升时 , 那感觉又是甜蜜的 。 提升写作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 也不是靠纸上谈兵就能提高的 , 这需要有一个较为长期的积累和训练过程 。 只要通过以上途径进行训练 , 学生写作能力一定会得到有效的培养 , 写作水平也一定会逐步提高 。
作文提纲怎么写【精选10篇】四《费尔巴哈提纲》 摘要:从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发展过程来看 , 马克思恩格斯是从黑格尔出发 , 经过费尔巴哈而走向实践唯物主义的 , 而费尔巴哈的哲学有许多重大缺陷 。 实践内在包含着人与自然 , 人与社会以及人与其意识的关系 , 实现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 人与人之间的活动互换 , 以及人与物之间的物质和观念的转换 。 关键词:实践;对象性;物质转换;观念转换 19世纪40年代前期 , 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实践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 需要有一种科学的世界观 。 要想建立科学的世界观 , 马克思恩格斯就必须批判费尔巴哈哲学 , 清除费尔巴哈哲学的影响 。 但不可否认的费尔巴哈提出了实践的一些问题 , 才让我们不断去修正完善从而形成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和实践观是统一的 , 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 同时又是一种客观的感性活动 , 标志着人对世界的实际把握 , 其基本特征是客观现实性的 , 自觉能动性的和社会历史性的 , 实践内在包含着人与自然 , 人与社会以及人与其意识的关系 , 实现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 人与人之间的活动互换 , 以及人与物之间的物质和观念的转换 。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 , 马克思从实践出发 , 分析了以往哲学的主要缺陷 , 马克思指出:“以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 , 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 , 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 , 当作实践去理解 , 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 ”①这就是说 , 旧唯物主义仅仅看到自然的优先性 , 客观性 , 把自然理解为和人的实践活动没有丝毫关系的纯客观东西 , 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因为旧唯物主义不懂实践 , 看不到感性世界是人的实践的产物 , 看不到自然 , 现实在实践活动中所具有的属人性 , 恰恰是实践构成了人的存在方式 。 实践不断地创造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条件 , 不断创造 , 生产着人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 , 并使人的生命活动成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 , 从而使人成为能动的自然存在物 , 社会存在物 , 有意识的类存在物的统一 。 人通过实践是自己成为一种主体性的存在 , 同时把人自身之外的存在变成了自己活动的客体;实践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 , 也正是这样 , 马克思恩格斯就用实践的观点去分别分析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缺陷 , 实践是人类实现着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 , 体现着环境的改变和人的自我改变的一致性;实践过程是通过目的 , 手段和结果的反馈调控而自我运动 , 自我发展的过程 , 这实际上就是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主要环节 。 实践使世界二重化为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 , 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就是实践;人类世界是人话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 , 是社会的自然与自然地社会“二为一体”的世界;实践是人类世界得以形成 , 存在和发展的根据 , 实践活动构成了现实世界的基础 。 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马克思通过阐发有关实践的问题对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 以及认识论 , 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分析 , 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的定义是什么呢?实践概念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前就已经出现 。 主观唯心主义把实践归为纯粹主观 , 精神的活动 。 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地解答了实践的本质问题 , 把实践定义为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 这一定义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二是指实践具有的物质的 , 感性和形式 。 这一定义把实践同人的观念方式和把握客体的活动区分开来 。 马克思在《费尔巴哈提纲》中运用时间的观点 , 阐发认识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基本观点 , 将实践引入了历史观 , 解决了社会的本质和人的本质的问题 。 在马克思哲学产生以前 , 任何哲学包括旧唯物主义只要涉及社会历史领域 , 就立刻陷于唯心主义 。 他们之所以如此 , 就是因为他们不懂实践 , 不知道、不理解实践也是历史观的基本范畴 。 和旧唯物主义相反 ,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明确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 ”②在马克思看来 , 社会历史是人创造的 , 是人民群众活动的产物 , 因而 , 社会历史产生的基础就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之中 。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 首先 , 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 实践首先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 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 , 在这个过程中 , 人与人之间必然进行活动互换并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同时 , 实践过程又是物质与观念转换过程 , 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人与自己意识的关系 , 所以 , 实践内在的包含了三重关系 , 即人与自然的关系 , 人与人的关系及人与自身意识的关系 , 而这些关系又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关系 。 在所有实践活动中生产实践具有基础和决定作用 。 因此 , 物质实践生活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 。 综观《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全文可以看出 , 马克思以实践的观点贯穿全文 , 从实践角度说明自然观、历史观、认识论和人 , 即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运用于认识论、自然观和社会生活 , 第一次全面地批判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不彻底性 , 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和抽象的人本主义 , 简要地阐发了新世界观包括唯物史观的重要原理和核心观点 , 奠定了新世界的理论基础 。 同时 , 马克思还说明了哲学的性质和功能 , 初步赋予新世界观以实践性特征 。 让我们更加去了解了实践的含义 , 更好的去在实践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 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主义哲学名著导读》聂耀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哲学概论》邬昆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黄枬森高等教育出版社. [4]西方哲学史新编》苗力田人民出版社. [5]宋明理学史》侯外庐张岂之人民出版社. 注释: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 54页;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 55页. 刘顿(1988—)男 , 汉族 , 陕西安康人 , 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2011级硕士生 , 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 《费尔巴哈提纲》 马克思在1845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作 。 《提纲》共十一条 , 一千多字 。 它告别了旧唯物主义 , 标志着新唯物主义的发展和实践唯物主义的诞生 。 这一新的哲学概念打开了更广阔的前景 , 体现了强大的社会功能 。 在《提纲》中马克思着重提出了“实践”的观点 。 在第十条中说到 , “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 。 ”这条被称为是提纲的结论性的一条 。 这里“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是从实践的角度来理解 。 “实践”是马克思哲学历史观的出发点 。 “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 , 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 , 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 。 ”旧唯物主义也是通过对现实的认知来认识世界 , 但只是在直观的通过表征现象去理解食物 , 这样单纯感性直观的结果是片面孤立的 , 不能有效的和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个人联系起来 。 这样的旧唯物主义理解方法容易导致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 。 感性的现实被人为的分为了自然界和社会两部分 , 不是把现实世界看做人的社会和自然环境有机的共同体 。 马克思的新哲学体系出发点是实践精神 , 具有革命性和时代性的特征 , 从社会的人的感性活动 , 从主体和主观方面 , 从社会人的实践活动和自然事物的变化 , 从两者相互关系的方面去理解世界 。 在现实世界中 , 人的社会与自然之间是相互辩证关系 , 彼此共存 , 相互作用 , 相互转化、变化和发展 。 首先 , 在《提纲》的第一条中 , 指明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的纯自然人、抽象人的认识基础是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中社会人、现实人的认识基础 。 旧唯物主义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态度是消极被动的 。 他们把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 人和自然的关系 , 仅仅看做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 旧唯物主义观点中没有实践在社会生活和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 没用看到主体和客体以及人与自然该有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 所以在旧唯物主义的观点中 , 认识脱离了社会关系的纯自然人和抽象人 。 而新唯物主义从人参加生产劳动和实践活动出发 , 承认人依赖于自然 , 并强调了自然的人化 , 自然社会是人的社会 。 人在这样的自然社会中有一定的社会关系 , 因为人会受一定的关系制约 。 在《提纲》第六条中 , 马克思还批判了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 。 费尔巴哈强调认识脱离社会的、撇开历史进程的、彼此孤立的抽象个体 。 费尔巴哈的人的本质是单个人的抽象物 。 马克思反对这样的理解 , 他从认识社会的 , 认识在进行生产活动的出发 , 提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 在《提纲》第九条中 , 马克思指出 , 旧唯物主义对市民社会的直观是左右单个人的原子结合体看 , 原子结合体中的原子是孤立的 , 彼此不发生关系的 。 《提纲》以实践为中轴 , 探索人和社会的关系 。 在《提纲》第十条中提到 , “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 , 旧唯物主义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 , 阶级立场是旧唯物主义产生的根源和基础 。 有的时候 , 会把市民社会直接等同于资本主义社会 , 把市民等同于资产阶级 。 《提供》中的“市民”是指资产阶级 , “市民”社会是指资本主义社会 。 事实上 , “市民”是18世纪资产阶级学者使用的术语 , 用来表示当时的财产关系和经济关系 。 马克思借用了这一术语 , 说明“旧唯物主义哲学是一种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上的 , 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资产阶级世界观 。 ”《提纲》指出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思想中的人是单个的人 , 是脱离了社会关系的孤立的个体 。 旧唯物主义不是理解人是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人 , 而是简单的把社会看成由孤立的单个人相加组成 。 “市民”在旧唯物主义的观点里脱离了一定的社会关系 , 同其他人没有关联 , 而只是自己活动的个体 。 《提纲》第十条中“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 。 ”从阶级立场来看 , 新唯物主义是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世界观 。 ,马克思指出了人的社会联系 , 反驳了认为人是脱离社会 , 并不相互依赖的错误观点 。 人为人和社会是不可分割的 , 人是社会中的人 , 社会是人的社会 。 在《提纲》第十一条中说到 ,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容的方式解释世界 , 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 ”这句话体现了马克思的新哲学和旧哲学的根本区别 。 旧哲学只知道一味的解释世界 , 新哲学着重考虑人对世界的认识问题 , 要解决实际问题 , 光靠直观的理解是不行的 , 还要感性的改造性实践活动才能实现 , 正是“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 , 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 。 ”在进行改造性实践活动时 , 必须具备充分的条件 。 首先要对改造的对象 , 这里包括自然事物和社会事务 , 要有正确的认识 。 其次 , 必须在正确或真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建构一个改造性实践的概念 。 马克思强调的实践是使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内在统一展现出来 , 正如马克思说的 ,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 , 只能被看着是并合理的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 ”这里的“环境”不是仅仅指原生自然环境 , 还要包括社会自然 , 对这种环境的改变 , 首先是在人的思想观念中形成的 。 正是有了这样的前提 , 才有了人对自然事物和社会事务的改造性实践活动 。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 , 这样的状态才得以存在 。 实践观是《提纲》的核心和灵魂 , 实践观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 , 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 。 实践观从根本上划分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哲学 。 《提纲》全篇是以时间观点为核心 , 以人的问题为层面展开 。 在关于人的问题上 , 新旧唯物主义在对待个人与社会的联系上有着根本分歧 。 实践唯物主义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 它给出了现实批判的合法性 , 从理论上解决了改变世界的要求 , 这一点将唯物主义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 参考文献: 周敦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条的传统解说评析《广西大学学报》 刘国章马克思的新哲学观——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开始《求索》 《费尔巴哈提纲》 写作背景: 19世纪30—40年代 , 欧洲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 ,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 , 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日益激化 , 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 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 同资产阶级展开了英勇斗争 , 大规模的工人运动不断涌现 , 著名的1831和1834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 1838开始的英国工人参加的宪章运动 , 1844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起义运动 , 在全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 但是 , 这个时期的工人运动还停留在早期的自发阶段 。 这是因为 , 当时还没有出现能够正确指导工人运动的革命理论 , 当时的工人运动还没有和社会主义的理论结合起来 。 工人运动的这种已经开始组织起来 , 但还没有走上自觉道路的状况 , 就迫切要求社会提供一种能够指导工人运动的社会主义理论 , 以推动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 但是 , 当时社会上的社会主义理论不是反动的、保守的就是空想的、非科学的 。 就是当时最有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的学说 , 也是脱离工人运动 , 因而也是不能指导工人运动的 。 结构和段落大意: 1.在整个《提纲》中 , 第一条非常重要 , 因为它集中地、明确地阐述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思想与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以往一切唯物主义(主要是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区别 。 马克思既坚持世界的物质客观性 , 又强调人的主体性、能动性 , 把原有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理论中的合理因素结合起来 , 阐述了实践概念的重要意义 。 他认为实践是“真正人的活动” , 人和自然界的关系是实践关系 , 对于我们面前的物质世界 , 应当把它当作人的实践活动去理解 。 这表明 , 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以重视实践为特征 , 是实践唯物主义 。 . 2 。 关于第二条 , 通常认为它是讲真理标准 , 属于认识论 。 不过值得注意是 , 马克思这里说的是“思维的真理性” , 而不是“认识的真理性” 。 “思维的真理性”这一提法显然与黑格尔哲学有关 。 黑格尔称:思维与存在有统一性 , 存在统一于思维 , “真理即是客观性与概念相符合” 。 [1][1]按马克思的解释 , “思维的真理性”即“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思维的此岸性 。 ”[2][2]这里强调的是思维的现实性、力量、此岸性 , 可见 , 他的本意不在认识世界 , 而在改造世界 。 就是说 , 这一条是从一个侧面对实践问题的深入 , 说明只有实践才具有改造世界的能力 。 马克思之所以强调具有真理性的思维是能够通过实践成功地改造现实的思维 , 也是针对费尔巴哈的 。 费尔巴哈在认识、思维、真理等问题上完全不涉及实践 , 不涉及思维的现实性、力量和此岸性 。 他说:“跟类之本质相一致的 , 就是真的 , 跟类之本质相矛盾的 , 就是假的 。 真理就只有这样一条法则 , 除此以外便没有了 。 但是 , 对我来说 , 别人乃是类之代表 , 是别人们的代表 , ……所以 , 在我看来 , 别人的同意乃象征着我的思想是合乎规律的普遍的、真的 。 ”[3][3]这与他不懂得实践活动的意义有关 。 《提纲》第一条结尾说:“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 ”[4][4]第二条就是接着这一句话说的 。 3.第三条直接针对的不是费尔巴哈 , 而是18世纪法国的唯物主义者 。 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用环境及其变化解释人和人的发展 , 无疑是唯物主义 , 但他们不能唯物地解释环境又是如何变化的 , 因而最终未能克服唯心主义 。 马克思提出 , 人是环境的产物 , 环境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 , 人的实践改变了环境 , 被改变了的环境又反过来改变人 ,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是一致的 。 环境的变化和人的变化都只有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得到合理解释 。 以上思想的意义在于 , 它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从宏观上、总体上揭示了人的发展的客观规律 , 从而建立起一种科学的关于人的学说 , 实践人类学 。 马克思的论述也表明 , 他提出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论旨趣 , 主要不在认识论 , 也不在“人化自然” , 即人对环境的改变 , 而在人 , 在人的发展 。 讲环境 , 是为了讲人 。 这一条没有直接提到费尔巴哈 , 但由于在《提纲》一开始马克思就把费尔巴哈与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相提并论 , 所以这里所说的其实是费尔巴哈的事情 。 《提纲》第一条说费尔巴哈不懂实践的意义 , 第二条说因此他不懂实践可以证明思维的此岸性、现实性和力量 , 即可以改造世界 。 这一条进而指出 , 由于不懂得实践可以改造世界 , 因此看不到实践的人类学意义 , 看不到人是环境的产物 , 环境又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 , 最终只有用实践才能对人的存在与发展做出正确解释 。 在整个《提纲》中 , 人们重视的主要是第一条 , 但实际上第三条与第一条同样重要 , 甚至更加重要 。 后面诸条只是这一条的展开而已 。 第四、五、六、七、八条讲的是费尔巴哈的宗教思想 。 费尔巴哈认为黑格尔哲学也是宗教 , 只不过以理性取代了上帝 。 批判宗教是费尔巴哈哲学的中心内容 , 尤其是他写于1845年以前的著作的中心内容 。 他对宗教的批判 , 最主要的成就是用人的异化揭示了宗教的秘密 , 从而把宗教问题归结为人的问题 。 他说:“人使他自己的本质对象化 , 然后 , 又使自己成为这个对象化了的、转化为主体、人格的本质的对象 。 这就是宗教之秘密 。 ”[5][5]他又说:“人在宗教中将他自己的隐秘的本质对象化 。 这样就必然证明 , 上帝跟人的这种对立 , 分裂——这是宗教的起点——乃是人跟他自己的本质的分裂 。 ”[6][6]这是费尔巴哈宗教思想的核心观点 , 贯穿在他对宗教的全部批判之中 , 自然也就成为马克思关注的重点 。 马克思在《提纲》第四条中对费尔巴哈的上述思想作了肯定 , 但又把费尔巴哈的思想向前推进了一步:既然人是环境的产物 , 既然宗教起源于人跟自己的本质的分裂 , 那么就应该在人的环境中 , 在宗教的世俗基础中寻找造成人的本质异化的原因——“世俗基础使自己从自身中分裂出去 , 并在云霄中固定为一个独立王国 , 这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 。 ”[7][7]如果认识到环境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 , 那么对宗教的批判否定就应当从通过实践活动克服世俗基础的分裂着手 , 也即“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 。 因此 , 例如 , 自从发现神圣家族的秘密在于世俗家庭之后 , 世俗家庭本身就应当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被消灭 。 ”[8][8]世俗生活的分裂造成人的本质与人分裂 。 人通过实践使世俗生活得到革命性改造 , 被改造的世俗生活反作用于人 , 促进人的发展并最终使人的本质回到人自身 。 一方面 , 这将彻底铲除宗教的世俗基础 , 另一方面 , 这也意味着人的解放 , 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 宗教的问题实质上是人的问题 , 消灭宗教就是人的发展与解放 。 显而易见 , 这一条是第三条的具体化 。
推荐阅读
- 柠檬蒸鸡怎么做 柠檬蒸鸡做法
- eco怎么读 economics怎么读
- 写景作文【通用3篇】
- 作文总结电视机【精选10篇】
- 育苗盘育苗怎么浇水 育苗盘育苗浇水方法分享
- 写人的作文【通用3篇】
- 干豆腐丝儿怎么做 干豆腐丝儿的做法
- 美丽的景色作文【范文9篇】
- 范思哲的英文怎么读 范思哲英文怎么读
- 爱的感觉真好作文【通用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