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读后感【范文10篇】( 二 )


趁大人们一愣神 , 以神不知 , 鬼不觉的神速 , 钻进百草园 。 油蛉在这里低唱 , 蟋蟀也会来伴奏 , 鲁迅的童年似乎是在一首大自然圆舞曲中度过的 。
枯燥 , 乏味 , 是对鲁迅先生在三味书斋的最好的诠释 。 稍稍偷懒一会儿 , 也会被寿镜吾老先生的一句:“人都到哪里去了?”喊回来 , 整天除了读书还是读书 , 闲来无趣 。
从书卷里散透出的天真烂漫 , 不经意间似乎也把我感染了 , 或许鲁迅的文章真有什么魔力吧 , 他用一个孩子处世不深的目光探射了我的心 , 引起了我的共鸣 。 有人说:要看一个人是不是真的会写文章 , 最主要还是看他的文章里有没有感情 。 老师也曾说过:只有情感才能把文章变成有血有肉的 。 我不得不承认鲁迅确实厉害 , 他的一切话语虽然平淡朴实 , 炽热的情感却展露无疑 。 他希望与大自然真正拥抱在一起 , 憧憬在山水间流连 , 向往与小虫子们打成一片的日子 。
读着读 着 , 仿若年迈的老人顿时变成了一个活力四射小孩子 , 身上散发着阳光般的气息 。 小的时候 , 自己也曾拥有过那样的光辉世纪 。 喜欢坐在河岸边看着鸭子从身前游过 , 颁着手指头细数“一只 , 两只... 。 ”;喜欢奔跑在林间小道 , 抛开心中的不愉快 , 尽情去笑 , 不用管礼数是否;还喜欢躲在一个隐秘的地方 , 看着同伴进进出出找自己的忙碌身影 , 最后因为自己躲的技术太高超 , 无奈 , 只得向我低头认输 。 想到这里 , 心中有种窃喜的感觉 , 说不上来是什么 。 好象是一个小小的“阴谋”得逞了 , 又象是躲过了一场小小的“灾难” 。 我们的童年渐行渐远 , 留下的是一个美丽的回忆 。 《朝花夕拾》 , 去领略一下鲁迅的童年 , 慢慢体会其中的幸福童年味儿吧 。
《朝花夕拾》是对逝去岁月的回忆 , 有真挚的情怀 , 有无奈的感伤 。 欢快的时候我感到有沁人心脾的馨香袭来 , 郁闷不乐的时候 , 我感到无名的寂寞前来吞噬 。 这一切 , 确实是能真切的感受得到的 。
朝花夕拾读后感【范文10篇】四《朝花夕拾》原本叫做“旧事重提” , 收录了鲁迅先生记述他童年和青年生活片段的篇文章 。 本应该快乐美丽的童年 , 因为笼罩在那个封建社会 , 时不时透出些迂腐的气息 , 所以鲁迅要骂 , 骂那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 。 从文章表面看 , 鲁迅似乎都是用了些温情的文字 , 其实 , 他把愤怒藏得更深 。 有人说柔软的舌头是最伤人的武器 , 也许鲁迅先生正是想达到这个目的吧!
在《朝花夕拾》中 , 鲁迅大量使用了对比和讽刺的手法 。 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 , 鲁迅首先使用了许多鲜亮的文字记叙在百草园无忧无虑的生活 , 接着再写道“我”不得不告别百草园去三味书屋上学 。 前边写的百草园很好地反衬了后来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 , 体现了鲁迅对旧社会私塾的不满 。 在《藤野先生》中 , 鲁迅日本的医学导师藤野先生是一位穿着不拘小节的人 , “这藤野先生 , 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 , 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 , 寒颤颤的……” 。 但藤野先生对工作是极其认真的 , 他把“我”的讲义都用红笔添改过了;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也要指出 。 这个对比手法 , 较好地写出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 , 写出了鲁迅对他的景仰 。 另外 , 藤野先生对中国留学生孜孜不倦的教诲及对学生的一视同仁 , 这与日本学生对中国学生的轻蔑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体现出藤野先生是个真正的君子 。
朝花夕拾读后感【范文10篇】五静静阅读封面业已泛黄的《朝花夕拾》一书 , 读着鲁迅先生这些回忆童年的散文 , 正如读着发自先生心底的那份热爱自然 , 向往自由的童真童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