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赤坎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中国有十大最美古镇,不仅有秀丽的景色,还有很多流传的历史的文化,而在十大古镇之一的赤坎古镇就被誉为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一,那么大家对于广东的赤坎古镇有多少了解呢?接下来就跟随本期的城市文化一起来看看吧!
赤坎镇介绍
赤坎镇位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西南部经济开发区内,开平市中部的潭江之滨,毗邻市区三埠,距开平中心城区12公里,上接恩平、阳江,下通江门,广州,北连鹤山、高明、新兴,南往台山,面积61.4平方公里(其中镇区5平方公里),人口4.6万,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达9万多人 。
【广东赤坎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历史上曾是开平县城所在地,后来才挪到三埠镇,即现开平市区 。赤坎镇原先由新会县分割出来,由于潭江的各支流包围着赤坎镇。
赤坎沿潭江而建,南岸是乡村,北岸则是城市,清一色的骑楼,远比开平老街庞大的洋楼群 。沿江的堤东堤西路,里面与之平行的中华路,夹在两条大路间还有一条叫“二马路”的小路,这是与江平行的三横,还有许多纵马路与它们交叉形成城区的路网 。赤坎镇有一番中西合璧的古朴味道 。
主要景点
南楼
南楼高五层,外面布满弹孔 。司徒氏七烈士于1945年日本投降前25日凭此楼抗击日军,坚守7天7夜的英雄事迹,南楼也因而成为侨乡人民坚贞不屈、为国捐躯的不朽历史见证,开平民族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景辉楼
景辉楼置身在赤坎镇的欧陆风情街,与赤坎影视楼仅一墙之隔,是了前往参观了解赤坎古镇百年历史的唯一场所,景辉楼是岭南水乡的骑楼,以民国时期名医张景辉而命名 。楼高三层,建筑长45米,宽5米,楼高三层 。每层都有双客厅、双寝室、双开放式楼梯,垂直天窗,桥式天井,属典型的岭南古镇骑楼民居
欧陆风情街
赤坎镇的堤西路被誉为欧陆风情街,沿路商铺建筑风格保存良好,充满1920年代的味道 。早年旅美、欧的本地华侨带回国外建筑图纸再融合本地传统建筑风格,建造出一批中西合璧的楼房 。其特色主要体现在楼顶建筑 。
司徒氏图书馆
1920年,司徒族人开设阅览室 。1923年,动工图书馆,1925年,司徒氏图书馆大楼在东堤潭江之滨落成,旅居海外的司徒氏和当地司徒氏共筹得4万多银圆,建筑风格为欧式,建成后馆内藏书逾万册,馆内陈列本族名人事迹,藏品还包括慈禧太后题字等 。1926年,再置美国机械钟,上链一次大钟可以运转一周 。
关族图书馆
1925年,关族人组成家族图书馆组委会 。1927年动工图书馆,1929年建成关族图书馆,矗立在赤坎上埠堤西河畔,与堤东的司徒氏图书馆遥首相望,购买了《四库全书》、《万有文库》、《廿四史》三部作品和选购了德国大钟 。
迎龙楼
坐落在开平市赤坎镇三门里村的迎龙楼,东距开平市6千米,是开平市现存最早的碉楼,为关氏家族所建 。明朝正统年间(1436-1449),关氏家族立村之初,这里是一片芦苇丛生,水鸟群集的低洼之地 。
为防洪涝,关氏十七世祖关圣徒夫妇献出家庭积蓄,于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年)建起了迎龙楼 。它坐西北朝东南,占地面积152m2,砖木结构,楼高11.4m,为全村制高点 。
楼顶的建筑形体没有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非常传统,是开平碉楼最原始的模式,代表了开平碉楼的早期形态,保存完好 。
骑楼建筑
骑楼建筑是赤坎镇的一大特色,全镇共有三公里、约六百座骑楼,当中尤以堤西路一带最壮观,构造也极讲究,几乎一楼一顶,各式的西洋屋顶壁面后是传统中式“金”字型瓦顶,巴洛克风格的屋顶装饰,镶嵌了彩玻璃木窗,石雕精美的小台,淡黄、暗红的外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