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向日葵花怎么养 养护方法和病虫防治( 二 )


2.病源及流行规律
病原菌是核盘菌科核盘菌属菌核病菌,黑色 。病害发生在茎部的菌核形成少,花盘发病时菌核较多 。菌核在-40℃或湿热55℃时经10分钟仍有生活力,水淹状态下仅30天即腐烂死亡 。条件适宜时菌核开始萌发,可直接形成菌丝侵染寄主,也可形成子囊盘产生子囊和子囊孢子,子囊孢子随风雨传播到寄主表面后,发芽成菌丝侵染,致使向日葵发病 。病原以菌核形式在土壤种子中越冬,菌核病严重地块种子带菌率为10%以上,果皮、种皮、子叶和胚均可带菌 。播种后可造成幼苗死亡或幼苗根部及根茎部发病 。土壤中的菌核大多分布在0~10厘米的土层中,菌核萌发的菌丝直接可从伤口侵入向日葵的根或根茎部位而发病 。土壤表层的菌核都可产生子囊盘并释放子囊孢子随风雨、气流传播到茎叶或花盘,可直接或从伤口侵入 。病原菌在侵染过程中分泌草酸和酶类,促使寄主组织腐烂分解,出现病害症状 。
三、防治措施
1.物理防治
发现病株,要立即拔掉销毁,以防蔓延 。菌核在土壤中可存活数年,一般3年后活力大部丧失,采取向日葵与禾本科作物轮作换茬,能减轻发病 。轮作时间越长效果越好,不能与豆科、十字花科等作物轮作 。
2.药剂防治
①用40%纹枯利800~1000倍液,在向日葵现蕾前或在盛花期,喷洒植物的下部和花盘背面1~2次 。②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在向日葵现蕾前或在盛花期喷洒1~2次 。③用50%速克灵500~1000倍液,在苗期或开花期喷洒,防治效果可达80%以上 。④当气温达18~20℃、0~5厘米深表土含水量在11%以上、子囊盘开始出土时,是地面撒药的最佳时期,每公顷可用70%五氯硝基苯30~45千克,加湿润的细土150~225千克,掺拌均匀后撒在田间,可抑制菌核的萌发和杀死刚萌发的幼嫩芽管,抑菌率可达91.3%,防治效果达78.5%以上 。
3.滴灌防治①利用滴灌控制水量 。利用膜下滴灌调节供水量,避免了低洼积水现象,控制田间湿度,从而降低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生 。
②利用滴灌进行随水施肥 。膜下滴灌提高了作物抗病的能力,亦可做到适时适量,可省肥20%左
右 。膜下滴灌节水50%,减少深层渗漏,能较好地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 。滴灌随水施肥、施药,既节约了化肥和农药,又减少了对土壤和环境的污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