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游初中暑假优秀作文( 二 )



太阳已从云彩中探出了半个脑袋 , 可一切景物却似乎还未完全脱离夜间的气息 。 空气是湿的 , 吹来的风也是凉的 , 再加上这周边的景色使我们不由自主的加快了脚步 。
路边的石碑忽然间多了起来 , 有碑基有碑顶的 , 也有较小的单纂;大大小小有二十余通 , 我怀疑这是否就是红门的“小碑林”?!略转个弯 , 我们可以从右侧树木的空隙间望见下面的山溪 , 泉水叮咚 , 小鸟啁啾 , 十分雅致 。
再向前走 , 道路较为平坦;左侧石壁上不时出现朱色刻字 , 如“云山胜境”、“住入佳境”等等 。 不一会儿 , 树木开始向两侧散开 , 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跨道;一座城楼式的建筑出现在我们眼前 , 上面题字是“万仙楼” 。 这个楼很大 , 下层为石砌拱门 , 上部是三栋七檩五架? , 重?起架 , 黄硫璃瓦九脊歇山顶建筑 。 穿过“万仙楼”楼下的门洞 , 后面大体与前面的各个山门无异 , 只是树木更多更密 , 其中多数为松柏 , 阳光只透过树的空隙撒下来 , 闪着点点的光 , 如同碎金子一样 。
我们继续前行 , 石阶路的左侧石刻渐多 , 而右倾则是穿越乱石、密林、蜿蜒而上的小溪 。 石刻大多是抒情的 , 如“神州磊落”、“蔚然深秀”、“初步登高”、“肤寸生云”、“□(此处的字是虫字上边加了一撇)二”等等;有的刻在高处的大盘石上 , 有的刻在下侧的小石壁上 , 远远望去 , 竟也有不同韵味 。
走着 , 在前方的绿树掩映中 , 出现了一个古建筑 , 它好象是被镶嵌进了山体里 , 一宽厚石阶直伸到“登天路上” , 这就是“斗母宫” 。 “斗母宫”原名“龙泉观” , 是登天景区中最为静幽之处 , 也是“中天门”的重要景点之一 。 向北 , 又有一院 , 名曰“三官庙” , 里面供奉着天官、地官、水官 。
沿路继续走 , 就到了赫赫有名的“经石峪” 。 这里刻有“金刚经”的经文 。 “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密经” , 刻在面积2064平方米的大石坪上 , 共44行 , 现残存1064字 。 这种佛教摩崖刻石 , 气势磅礴不凡 , 被人称为“大字鼻祖” , 也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石刻之一 。 “金刚经”刻石 , 一个个字纵逸遒劲 , 精美绝伦 , 整体气势恢弘 , 大气自然 , 令人折服 。 它周围遍布的题词 , 便足以体现出这一点 。 经石峪是古代艺术者与劳动人民的共同结晶 , 体现了它是当时文化上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
再向前走 , 是又一景点“万笏朝天” 。 在路西边 , 一块块峻峭的石壁 , 天然自成 , 看上去就象一块块排起来的、古代大臣们觐见皇帝时手持的笏板 。 故名“万笏朝天” 。
过“万笏朝天”后是“登仙桥” , 山上从桥下奔腾而下的溪水越来越大 , 一朵朵浪花涌着水的白沫下泻 , 水很清 。 我站在这座搭在两条直路上山的横桥时 , 不由得想向下看看山脚的风光 , 可谁知峰回路转 , 古道深幽 , 林木和山峰成了天然的屏障 , 挡住了我的视线 , 只能看见一泓清水流失在林子深处 , 直向山下奔去…… 。 这时已是七点左右 , 几位刚上来的游人 , 看到如此可爱、壮观的溪流 , 都不住的啧啧赞叹 , 有几个胆大者 , 还下到溪边洗手涤足 , 嬉水娱乐 。
下了桥 , 转了个弯 , 我们又前进在这林荫夹道的古道上 。 不知走了多远 , 路开始向上斜 , 膝盖有点酸 , 走着有些吃力 , 看着这儿都是树木、阶梯 , 我也感觉到的确走的有些累 。
路又向上斜了好几度 , 我的视线里出现了一座高大拦道的建筑 , 这就是“壶天阁” 。 “壶天阁”多为石料砌成 , 气势粗犷 。 过了“壶天阁”是“回马岭”石坊 。 回马岭要回马 , 这话果真不假 , 因为这里是连马都走不成的地方 , 确实不好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