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优秀作文青灯有味

初中优秀作文青灯有味
昨晚闲聊 , Margret女士问我有无知己 , 我老实回答:没有 。 人在少年时最爱谈论朋友之类 , 却很难拥有知己 。 因为少年的手指注定弹不出象样的音符 , 又何谈知音!但是 , 我们老了会有吗?
我们通常忽略 , “知己”的人应该有两类 , 一类是敌人 , 一类是朋友 。 前者是危险的 , 若果有此人 , 依照《孙子兵法》 , 岂非要“百战皆衰”?后者是温情的 , 王勃的名句“海内存知己 , 天涯若比邻”曾被广泛滥用 。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 , 知己的敌人远比友人要多 , 要深刻 。 真正的敌人往往是真正的知己 , 忘了谁说的:“没有敌人?你这辈子白活了!”拥有敌人的刺激和兴奋是中庸者无从体会的 , 某种程度上 , 它是强者的专利 。
那么 , 我们通常意义上的“知己”如钻石般稀少 , 它又是谁的专利?它是文人骚客一厢情愿的臆想 , 还是一种真实的存在?
那些整天叫嚷着寻找“知己”的人不会拥有 。 这些人往往对自身过于关注 , 傲慢成性 , “老子天下第一” , 所谓“知己难寻”的感叹往往是清高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罢了 。 他们自认完美 , 心灵和思想没有缺口 , 实际上却呈现出一种整体性的颓弛 , 哪里会有人进的来 , 又有谁愿意进来?他们借知己的幌子虚言一番 , 却注定要做可怜的孤独者 。
那些整天叫嚷着“知己遍天下”的人不会拥有 。 这些八面玲珑、一团和气的人拥有着伪装的大度 , 他们迎送往来、坐谈风月 , 其内心却是紧闭的 。 人心中的尘垢不可避免 , 而知己却要洞悉你内心一切的阴暗 。 人若无自嘲的习惯、忏悔的勇气、自我解剖的力量是无法容忍知己的 , 而知己的存在也并非只是一种惺惺相惜 , 那应是一种血肉相连的感觉 , 你知我知 , 相抵而立 , 亦相互清洗心灵 。 知己遍天下?这样的人只能继续做可笑的孤独者 。
那些并不关注、提升自我的人也注定不会拥有知己 。 可能我们过多的注意到了知己的正向功能 , 真正的知己倒也并不一定时时激励 , 每每谈及努力奋斗之类 , 但个体内心的华丽却是吸引知己的关键 。 若是满足于无聊的生活、苟且的日子 , 这样的人也只能做可悲的.孤独者 。
每当想起鲁迅先生书赠瞿秋白的对联“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 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 我就会感到有点怅然 , 同时也深感奇怪 , 在文化巨人的出现如雨后春笋的“五四”前后 , “尖刻”的鲁迅为何独与瞿秋白相交如此之厚?
读了很多的文章与史料 , 最近又在《上海文学》(2007年第2期)上读到了王铁仙先生的文章《相通相契的心灵档案——鲁迅瞿秋白友谊之谜》 。 王先生引用了大量史料 , 作出了令人信服的解读 , 但他同时写到:“(鲁、瞿)的深厚友谊的基础包含共同的政治信念、文化理想 , 但又是超越其上的……而有更深广的精神契合 , 更微细的人格、气质上的吸引 。 我们常说‘一见如故’、‘生死之交’ , 同时又说不清何以会一见如故 , 怎么会至死不变 , 在鲁迅和瞿秋白那里 , 我们正遇到了这种人生现象 。 ”
正是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使知己的相遇变成了偶然中的偶然 。 在这个“他人就是地狱”的世界里 , 我们不时感受到他人的压制、觊觎、妨碍和冷落 , 心灵的相遇 , 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 。
【初中优秀作文青灯有味】 好在我们拥有和自己相似的好友:善意、宽容 , 有点自私但并不可恨 , 有点骄傲但并不可笑 。 至于知己只好当作传奇来听 。 我们并不孤独 , 没有知己也并不可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