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论语心灵之道高中二年级作文1300字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会经历很多的人和事 。 在生活中,不会没有遗憾和苦恼 。 当我们遇到遗憾和苦恼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我们该用怎样的心态来对待生活呢?《论语》在这方面对我们又有什么启示呢?
首师大的于丹教授在《论语心得》中说:“《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心灵的力量是无穷的 。 如果用不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陷和苦恼,你就会拥有完全不同的人生 。 ”《论语》中告诉我们对待缺憾和苦恼的方法是:不要纠缠在苦恼里面,认可它,然后尽最大努力尽量的补足它 。 我认为,我们对待缺憾和苦恼的方法就是应该尽快把它忘掉 。 我记得和绅的随从曾跟和绅说:“纪晓岚,您要是老把他当个事,他就是个事 。 您要是不把他当个事呢,那他也就不是个事 。 ”我认为这句话很经典 。 这句话正体现了《论语》中告诉我们的处事之道 。 我们碰到的不顺心的事都是客观的,事情已经发生,无法改变 。 而事情引起的遗憾和苦恼,那完全是心理作用了 。 如果我们放大这种心理作用,那我们就会失去很多的时间而且忽略了其他的美好了 。 正如泰戈尔所说——如果你因为失去月亮而哭泣,那么你也将失去星星了 。 是的,如果深陷于痛苦之中无法自拔,从而失去太多美好的、快乐的事物,难道我们不觉得痛苦,不觉得遗憾么?这也就是真正的遗憾了 。 所以于丹教授认为:“谁的生活没有遗憾呢?如果用内心的富足和饱满,用内心的鲜活力量去弥补这些遗憾,你会成为一个坦荡,磊落而勇敢的人 。 ”在当今社会中,如果你在因为找工作碰壁或失恋而苦恼时,不如利用苦恼的时间去重新找一个新的工作或是一场新的恋爱 。 当别人深陷苦恼不能自拔而你却脱离苦恼而找到解决方法时,难道你不觉得自己很坦荡,很磊落,很勇敢么?所以,用不同的心态对待生活,就会得到不同的生活质量 。
所以,孔子云:“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 ”
这里提到的勇并非匹夫之勇,而是在内心约制下的君子的勇 。 孔子提倡内心的制约 。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 ”意思是:内心有所约制,而在社会上还经常有过失的人,我见得不多 。 即是说,一个人的内心要经常对自己有“日三省乎己”的反躬自问 。 问自己今天什么事做得好,什么事做得不好 。 看周围的人,所谓“见贤思齐,见不肖则自省 。 ”看到贤能的人,要向他学习,见到小人,反省一下我可不可能这样 。 这就是约制了 。 谁能一生无过?但做错之后,如果自己能这样纠正的话,这就是真正的儒者所倡导的“勇”,所谓“君子之勇”了 。 所以勇敢有时是一种理性制约下的内心自信与镇定 。 即每临大事以静之 。 这让我想到人们崇尚忍者的原因了 。 所谓忍者,即“忍人所不能忍者” 。 忍者个个身怀武功,但他们会强力约制自己,他们有着理性制约下的自信与镇定 。 不到非同一般的关键时刻,决不出手 。 真正做到了心灵之勇 。 决非匹夫之勇,即是真正的勇了 。 正如于丹教授所说:“一个有德有仁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心灵的勇敢 。
《论语·子路篇》中提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 ”
这告诉我们:一个人一生不可无傲骨,但不可有傲气 。 即使说君子心有大志,心有定力,有心灵的勇敢 。 它可以泰然自诺,但没有骄矜之气 。 小人则很张扬,表现出的是处处骄傲,甚至处处攻击 。 他少了一份气定神闲 。 所以于丹教授说:“君子之骄,骄傲的是内心的风骨 。 小人之骄,骄傲的是外在之气 。 ”
【感悟论语心灵之道高中二年级作文1300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