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触觉教育,应从还未出生开始( 三 )


目前, 市场上常见的奶嘴仅仅是一种形状的仿真, 没有看到质地的仿真, 它的表面是非常光滑的, 剥夺了孩子吃奶时触觉学习的机会 。
用奶瓶喂奶时, 妈妈的手要稍微拽着一点奶瓶, 防止奶瓶压迫到孩子的上牙床, 否则会导致孩子出牙时上齿内扣, 造成兜齿 。
家长们一手抱着孩子, 一手抓着奶瓶, 就没有多余的手抚触和拍打孩子, 剥夺了更多的触觉刺激 。
触觉在人类感觉系统机能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
胎儿在胎内的感觉体验, 出生时通过产道的感觉体验, 出生后与外界的温度、事物、以及和他人皮肤接触的感觉体验等, 对提高胎儿和新生儿神经系统的机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
如用软毛刷、干毛巾或丝稠等柔软的布类, 轻擦孩子的背部、腹部、腕部、颜面部、手、脚等部位的皮肤 。
手背及前腕部和正常的环境相互作用接触最多, 是触觉防御最小的部位;
而身体的腹侧部、颜、足部位对刺激敏感, 触觉防御大, 往往是难以接受摩擦训练, 因此是否要摩擦, 使用何种工具磨擦, 不要强制进行 。
对于这些敏感的部位, 可使用绕上骆驼毛的电动旋转轴辅助进行磨擦, 使产生的刺激轻快而舒适 。
【孩子的触觉教育,应从还未出生开始】根据临床观察, 磨擦口腔周围皮肤对孩子触觉得正常发展以及语言的发育都有益处 。
另外还可以让孩子进行皮肤刺激的游戏, 如水中游戏、泥土游戏、抓痒游戏、涂料游戏、吹风机游戏、抓砂、草坪上的裸足游戏等 。
一般来说, 触觉刺激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的时间约在刺激30分钟以后, 时间越长, 效果越好, 但要根据孩子的耐受程度加以确定 。
亲子同床 。 触觉教育特别强调让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睡 。 在睡的过程当中, 孩子跟父母有肌肤之亲 。
大人用手拍着、哄着孩子, 孩子的手也会抓着大人, 这都属于触觉的交流、亲情的交流, 亲爱, 有肌肤之亲才会产生爱 。
多背多抱 。 很多家庭给孩子买小推车, 这实际上是大人偷懒的一个工具, 孩子在推车里面没有足够的触觉, 尤其是跟大人之间缺乏触觉互动 。
推车的轮子一般都非常小, 克服阻力的作用越大, 只适合在平滑的地面上前行, 而越是平滑孩子所获得的前庭平衡觉的机率越少 。
而把孩子抱在怀中, 孩子跟大人贴着的是一面, 大人的手还会从外面环抱住孩子, 形成双面的接触 。
无论男孩或女孩, 在他(她)出生之前, 爸爸妈妈一定要给孩子, 准备一个毛绒玩具, 这个毛绒玩具孩子一睁开眼睛就能发现, 就在他的床头, 就在她的身边, 他伸手就能摸到 。
生活当中, 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一些小孩, 晚上睡觉必须揪着妈妈的耳朵, 抓着妈妈的一撮头发, 或者是摸着妈妈的脸, 甚至是抱着妈妈的咪咪才肯睡觉 。
还有的孩子非要抱着自己尿得骚臭的小花被或者小毛巾才睡得着 。
这都是因为, 在孩子出生之前, 父母没有给他准备几个小的毛绒玩具 。
这个毛绒玩具, 它所产生的实际作用就是孩子的一个依恋的物品, 等到他将来上幼儿园, 出现入园焦虑的时候, 家长要允许他带着这个毛绒玩具一起上幼儿园, 孩子内心会找到一种依靠 。
毛绒玩具在孩子必备的五大玩具中排在第二位 。
搭井台(编花篮):四个或更多小孩拉成一个圆圈, 各自把左腿抬起搭在别人上边, 做搭井台的样子, 之后边唱歌边绕圈跳 。
类似的还有挤油尖:儿童分成两队, 分别坐在长凳上向背部方向用力挤, 直至把对手挤出凳子 。 这些游戏使孩子身体互相摩擦着, 充分锻炼了儿童对身体接触的感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