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的“自我”是缺席的,当他发现他就要成为李米父母认同的那种人的时候,他失去了自己 。
另外,作为乡长老丈人、小香也是缺席的,裘火贵与裘水天表面看起来是要成为“自我”,可是这个“自我”依然是与权力(乡长及老丈人)博弈下的失败者和与爱情和金钱关系联姻的情感与自由的未卜者;
叶倾城也是如此,他的妻子出轨了,出轨的对象是一个小白脸,于是他的找回男性尊严也无疑不是成为社会习俗的“自我”或“他者” 。
权力、物质、社会习俗、欲望、迷失的道德伦理无所不在的要将人的“自我”阉割成“他我”,然而“自我”“他我”的认同的结果也只能是悖反 。
再比如裘水天对于小香性格的认同在他身上也是一个悖论,小香的形象是一个参照,敢于骂镇长的儿子,反抗“她妈妈让她去睡”,羡慕外面的时尚生活 。
但在现实生活中,认同小香的裘水天却常常被裘火贵打,是一个懦弱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农村小伙子,他想通过认同他者来成为一个自我认同者,但小香爱他与否,恐怕也只是一厢情愿 。
作为影视形象及意义的缺席,却在可能的意义和形象的层面上获得了形而上的存在 。
这种“缺席”实际上就是本片的价值判断,它表达的是影片的一种叙事态度,一种不合理存在的价值异化力量进行无奈的话语权力的有意淡化,但只能最多也只能是提供一个艺术性的指认而已 。
自赎及赎它《李米的猜想》有较复杂和深刻的社会性,正如导演曹保平说:
“我不想仅仅做一个温情的感动的简单的电影,我希望它能够复杂和深刻一点,或者它的外延能更宽泛一点 。”
因而他选择作为社会边缘的个人主体,某种意义上他们都是想救赎“自我”,但“自我”无一不落入变为“他我”的怪圈,影片对这些小人物命运的追寻用了“救赎”的方式——自赎或者赎它,但在一定既定成规的作用下,也只能是如导演所说的“天地不仁”的“遭遇” 。
李米的父母嫌弃方文,方文的初衷就是只想圆李米之前想开一个超市的梦想;裘水天的初衷就是只想弄一万块钱,然后去找小香妈妈“购买”自己的“爱情” 。
希望儿女有不用担心的经济基础,这些都是小香妈妈和李米父母现实选择和生存价值观 。
三年都没回家的裘火贵在为了两张机票钱实施打劫以后,掩饰不住自己的无奈和痛苦喊道:“哪个愿意干这种事情!”
他们代表的都是一群在社会地位处于边缘状态,但同时又是现代社会主体的一群人的生存状态,他们为了小小的愿望(对于旁人而言可能很小,对于他们则可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为了圆梦而远离家人,与社会梳理乃至为社会抛弃 。
李米和裘水天为了爱情而等待、追寻,方文为了成为“一个有用的人”离开李米并以身试法,裘火贵为了三万块钱而携毒 。
概括说来,自救是无力的,赎它也可能变得没有意义,影片中的人物所代表的正是成功的焦灼和对幸福的渴望,对世俗价值的认同,就连刻画形象非常正面的有阳刚之气、是正面化身、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警官叶倾城,也被老婆和小白脸“出轨”了,这个救赎他人的人却连自己的婚姻都不会且无法救赎,这是复杂社会化带来的无法解决的简单问题 。
影片对每一种类型的人刻画的都不单薄,甚至都能用一种道德或法律的标准来衡量,可他们的本性又不是极恶或者非道德的,他们与人性的真善美相割裂,是否是外在的认同标准对他们的改造?
推荐阅读
- 江疏影周迅,周迅 黄磊、江疏影 刘敏涛强强联合
- 肖战和周深,黄晓明、肖战、白敬亭、周迅、李一桐、周深
- 徐璐文咏珊,谁给了徐璐文咏珊挑战周迅李冰冰的勇气
- 杨幂陈可辛,杨幂周迅陈可辛等13位明星这样评价他
- 秦岚与孙俪,老戏骨孙俪、秦岚、佘诗曼、周迅谁更胜一筹呢
- 朱一龙身高,这回邓伦、杨紫、周迅、朱一龙的身高都暴露了
- 西装背影女,周迅身穿西装上演背影杀重回如懿传
- 赵薇结婚了,四小花旦中赵薇章子怡周迅都结婚了
- 欧豪张天爱,吴京胡歌章子怡张涵予欧豪杜江张天爱葛优黄渤
- 孙俪和周迅,孙俪的爆发式表演与周迅的内敛式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