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遗户是什么意思

祖遗户是什么意思

祖遗户是什么意思


祖遗房产即祖宗遗留的房产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处理祖遗房产的多个司法解释 , 处理祖遗房产一般应以土改时确定的产权为准 , 按先析产后继承的原则处理为宜 。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土改时祖遗房产填写土地房产证后的产权确认问题的复函》 。
祖遗户认定条件
法律分析:该房产系祖宗的遗产叫祖遗户 。继承祖遗户 , 按先析产后继承的原则处理为宜 。具体如何分割 , 根据实际情况酌定 。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百零九条 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 , 经依法登记 , 发生效力;未经登记 , 不发生效力 , 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

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 , 所有权可以不登记 。

第二百一十四条 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 , 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 , 自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时发生效力 。

第二百一十五条 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 , 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外 , 自合同成立时生效;未办理物权登记的 , 不影响合同效力 。

什么叫祖遗户认定条件
该房产系祖宗的遗产叫祖遗户 。

继承祖遗户的方式:

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土改时祖遗房产填写土地房产证后的产权确认问题的复函》继承祖遗户 , 按先析产后继承的原则处理为宜 。具体如何分割 , 根据实际情况酌定 。

安置祖遗户:

各地政策有所不同 , 据《西安国际港务区征地拆迁安置补偿实施办法》:

第十四条  被拆迁人因安置房建设需要过渡的 , 由被拆迁人自行安排过渡 , 并由拆迁人按照下列标准支付过渡费:

对符合本办法第一章第六条规定的被拆迁人 , 过渡费标准为每人每月200元;祖遗户的过渡费标准为每户每月500元 。拆迁安置补偿协议签订后一次性发放18个月的过渡费 , 其余过渡费按月支付 。

第十七条  拆迁补偿方式分为产权调换或产权调换与货币补偿相结合两种方式 。被拆迁人只能选择两种安置方式中的一种安置方式;对祖遗户采用产权调换的方式安置 。

第十八条 (四)被拆迁的祖遗户 , 拆迁人按每户产权调换150平方米住宅房(安置房)进行安置 。被拆迁人用于产权调换的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小于或等于150平方米的 , 不再补偿;超过150平方米的部分和地面附着物 , 按照评估价格进行补偿 。


祖遗户是什么意思



扩展资料:
房屋产权的确认 , 即划分和证明房屋产权的归属 。与房屋产权取得的方式相适应 , 确认房屋产权的主要方式是:

第一 , 查证有无房屋所有权原始取得的事实;

第二 , 查证有无继承取得房屋产权的事实:其中之“事实” , 首先应以书证和物证为依据 , 没有书证和物证时 , 可以寻找证人、证言或其他证明 。书证和物证主要包括:

①产权证 , 如土改时发给的房地产证.建造房屋后领取的房屋所有权证 , 产权变更后领取的所有权证(通过买受.受赠、继承等方式取得的房屋产权证) 。

②其他证书和物证 。如遗嘱 , 信件 , 分家析产合约书、基建时的加工费及材料费单据、历年缴纳房地产税的税单和赠与书等可以证明房屋产权归属的证书、物证 。

③其他证明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土改时祖遗房产问题的复函

返回居住地是什么意思
“惟尔知 , 惟殷先人 , 有册有典 。”这是《尚书·多士》中记载的一句话 , 可见在殷商时期我国就已经出现了“户籍”这样的制度萌芽 。
到了周朝时期 , 户籍制度基本上已经彻底成熟 , 并开始在全国推广 。例如在《周礼·秋官·司民》中就有相关记载 , 说是一种专门掌管登记万民之数的官员 , 他们统计居民的人数、居住地、性别以及每年出生和死亡的人口等等 , 将其整理成册之后上呈给司寇 , 然后由司寇上呈给君王 。
这些就是我国早期“户籍”的存在形式 , 到了现在的话 , 相信大多数人都知道 , 无论是面试也好 , 还是办理业务也好 , 都需要提交个人相关资料 。其中 , 跟户籍有关的一项便是“籍贯”了 。
说到籍贯的话 , 那么就产生一个问题 , 古代的“籍贯”跟现在的“籍贯”有区别吗?
事实上 , 要知道古代的“籍贯”跟现在的“籍贯”有何不同之处 , 我们就要了解一下古代的籍贯是什么了 。
一、古代籍贯
古代的籍贯在实行户役制的前提下 , 籍和贯通常是分开的 。籍通常指的是役籍 , 也就是说一个人或者他一家子从事什么行业 , 就是什么行业的籍 。比如说 , 做工的就是匠籍 , 当兵的就是军籍等等 , 通常这是无法改变的 。而贯呢 , 则指的就是乡贯 , 也就是祖籍 。
但在清代废除役籍人役的世役制度之前 , 是没有现在的“籍贯”制度的 。也就是说 , 要完全将籍和贯分开的话 , 又否定了一个最基本的制度 , 那就是户籍(现籍) 。因为很明显 , 从文献中可以查到的资料来看 , 有很多古人既有祖居地 , 又有现居地 。
也就是说 , 在某种程度上来讲 , 籍贯一词在古代既有役籍乡贯的意思 , 也有户籍登记住址的意思 。不过 , 从一些文献中来看 , 其籍贯一词大多单指祖籍 , 而并非是役籍 。
另外 , 由于古代役籍类别过多的缘故 , 其中有些类别也容易混淆 。比如说 , 古人所说的“原籍” , 这跟现在的“原籍贯”并不一样 。古代的“原籍”有些情况特指的是“祖遗户役” , 也有的情况指的就是祖籍 。
比如说 , 在《三宝太监西洋记》有天师老爷跟老者的一段对话:“你祖籍何处?”“原籍浙江会稽县人士 。”可见 , 原籍有祖遗户役的意思 , 但在一些情况下 , 同样指的是祖籍 。
不过 , 在明代官府认定某人的籍贯时 , 通常是以某人的占籍地(指迁离原籍另在某地登记户籍)为定 , 而并非是以某人的祖籍为定 。但在不涉及服役、科举等官方事宜时 , 百姓通常认定籍贯是自己的祖籍 , 而非是现籍 。
因此 , 总的来看 , 古代的籍和贯虽然各有不同的意思 , 但通常一并使用时指役籍和祖籍 , 同时 , 大多数时候指的还是祖籍 。也就是说 , 在户役制度的背景下 , 古代的“籍贯”含义比较复杂 , 但在复杂的同时 , 籍和贯早已经有了“混用”的趋势 。
那么 , 现在的“籍贯”又是如何定义的呢?
事实上 , 现在对于籍贯的定义跟古人的籍或者贯在某种程度上非常相似 , 但又有一点不同 。
二、现在的籍贯
现在人对于籍贯的定义基本上就是祖居地 , 通常指的是祖父及以上的父系祖先出生地或者长久居住地 。简单的来说 , 就是某人祖父往上的父系祖先出生在哪里 , 或者在哪里定居 , 那么哪里就是某人的籍贯 , 也可以叫做原籍 。
当然 , 这样说起来简单 , 但对现在的人来说还有一定的问题 。比如说 , 某人的父系祖先在河北出生然后定居于河南 , 到了他祖父那一代又出生于山西 , 然后又定居到了北京 。若是按照此前定义来讲 , 那这个人籍贯到底是哪里 , 就很容易把人弄糊涂了 。
不过 , 在公安部1995年有关户口簿事项通知的定义中 , 籍贯指的就是祖父的居住地(户口所在地) 。如果是弃婴、或者其他籍贯不祥的情况 , 那么籍贯就是收养人或收养机构所在地 。另外 , 如果是外国人加入我国的 , 籍贯就是入籍前的国家名称 。
也就是说 , 即便某人父亲从一个地方迁到了另外一个地方 , 而他又迁到了别处 , 但他的籍贯就是他祖父的户口所在地 , 跟他父亲落户到哪里没太大的关系 。当然 , 若是他儿子的籍贯 , 那就跟他父亲的户口所在地有关了 。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 , 现在的籍贯跟古代的籍贯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 也有不同之处 。相似之处是都有祖籍、原籍的意思 。但不同的地方在于 , 古代的籍贯在某种程度上还有役籍的意思 , 同时 , 古代籍贯中的祖籍并非如同现在这样 , 限定在三代以内 , 而是会往前追溯很多代 。
那么 , 这是不是意味着现在的“籍贯”跟古代的“籍贯”有一些关联之处呢?
实际上 , 若是细细研究的话 , 就会发现在某些事项的“应用”上 , 现在和古代确实有一些相似的地方 。
三、关联之处
前面说了古代籍贯和现在的籍贯有一些相似之处 , 虽然都指的是祖籍 , 但同时也有些细微的差别 。不过 , 这只是在“籍贯”一次定义上的一些相同和不同 。其实 , 若是深入研究的话 , 就会发现 , 在某些认定审核的场合中 , 现在似乎沿袭了古代 。
比如说 , 明代官府审核籍贯最严格地方和场合就是科举考试的时候 。因为明代乡试考试以布政司为单位进行并分有一定的名额 , 会试则有南、北、中三个地域按比例进行录取 , 所以为了地域公平性 , 严格审核读书人的籍贯是非常有必要的 。
例如在万历五年读书人李植开考报籍 , 所提供的籍贯是这样写的:“李植 , 贯山西大同府大同县 , 民籍 。”从表面上来看 , 古代将籍和贯分开很正常 , 其意思大家也都明白 。
但从《明史》中我们可以得知 , 李植的父亲李承式是从大同徙居到了江都的 , 也就是说 , 李植开考报籍的时候 , 报的并不是现居地 , 而是原籍 。这是因为李植在江都居住时 , 并未在当地“占籍” 。
这样一讲的话 , 大家是不是感觉很熟悉 。没错 , 现在高考也是这样 。如果某人从原籍贯迁到其他地方 , 但又并未在当地落户的话 , 那么他参加高考只能回原籍贯 , 也就是户口所在地参加高考 。
虽然说 , 两者形式有所不同 , 也有细微的差别 。但在某种方式上来说 , 还是有一定的关联之处的 。
从这些细微之处我们可以大胆的推测一下 , 尽管我们现在所指的“籍贯”跟古代不同 , 但在某些程度上 , 现在的“籍贯”制度订立和改革应该“参照”过古人的户籍制度 , 而且在一些方面还沿袭了下来 。
结语:
从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 , 古代的籍贯确实跟现在有些不同 。简单的来说 , 古代官方在一些场合认定中 , 籍和贯是明确分开的 , 籍就是役籍 , 贯就是祖籍(或占籍地) 。而非官方场合 , 籍和贯通常是连在一起使用 , 在日常生活中籍贯指的就是祖籍 。
现在的籍贯就是祖籍 , 而且特指的就是祖父的户口所在地 。这一点 , 其实就相当于古代的“贯” , 也就是“占籍地” 。当然 , 现在跟古代一样 , 倘若某人在落户地(占籍地)登记籍贯(原籍)之后 , 祖父又迁走他处了 , 那他所登记的籍贯是不能随之而变的 。
参考资料:《三宝太监西洋记》、《明史》、《尚书》、《周礼》
图片来源于网络 , 如有侵权 , 联系删除!
【祖遗户是什么意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