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信宫灯是什么,西汉长信宫灯出土于什么地方

西汉长信宫灯出土于什么地方

长信宫灯是什么,西汉长信宫灯出土于什么地方


西汉长信宫灯 , 中国汉代青铜器 , 1968年出土于河北省满城县中山靖王刘胜之妻窦绾墓 。宫灯灯体为一通体鎏金、双手执灯跽坐的宫女 , 神态恬静优雅 。灯体通高48厘米 , 重15.85公斤 。宫灯长信宫灯设计十分巧妙 , 宫女一手执灯 , 另一手袖似在挡风 , 实为虹管 , 用以吸收油烟 , 既防止了空气污染 , 又有审美价值 。此宫灯因曾放置于窦太后(刘胜祖母)的长信宫故名 , 现藏河北省博物馆 。
长信宫灯是什么长信宫灯是汉代铜灯 , 1968年从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中出土 。
灯形作一跟坐的宫女执灯 。通高46厘米 , 整体鎏金 , 有铭文“长信”二字 。灯盘、灯座以及执灯宫女的右臂等部件都可拆卸 。灯盘、灯罩可以转动开合 , 以便调节灯光亮度和角度 。宫女右臂中空 , 可以导入灯烟 , 使室内空气洁净 。
长信宫灯的由来是什么1968年河北满城汉墓窦绾墓出土了一件后来享誉全球的长信宫灯 。该灯通高48厘米 , 外形作宫女跪坐执灯状 , 宫女高举右臂 , 袖口形成灯的顶部 。左手执灯座 , 灯座上部插有灯盘 , 中心有1支钉 , 边缘有凹槽一周 , 由两片屏板构成的灯罩就镶嵌于凹槽中 。灯座、灯盘、灯罩屏板和宫女的右臂及衣角等处雕刻有“阳信家”、“长信尚浴”、“今内者卧”等字 , 表明此灯最初属于阳信夷侯刘揭家中所有 , 刘揭因罪遭到废黜后被没收家产 , 归长信宫尚浴府使用 。长信宫是皇太后窦漪居住的地方 , 汉景帝时皇太后窦氏是刘胜的祖母 , 因此此灯很可能是窦太后送给窦绾使用的 。这件长信宫灯的设计十分精巧 。从装饰艺术看 , 此灯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生活中的宫女执灯的神情和姿态 , 灯的烟管、灯座和灯体合理地利用人体的不同部位 , 造型和姿态的处理恰如其分 , 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 。更让人叹为观止的是 , 整座灯由头部、身躯、右臂、灯座、灯盘和灯罩六个部分分别铸造组成 , 头部和右臂可以组装拆卸 , 便于对灯具进行清洗 。
灯盘可以转动 , 灯罩可以开合 , 可以根据需要随意调节亮度的大小和照射的方向 。
烟炱可以通过宫女的右臂进入体内 , 使烟炱附着于模型的体腔以保持室内清洁 。
灯体底部大孔可以弥补作为单管烟灯空气环流不好的缺陷 , 对气压可以起到调节作用 。这种集艺术造型与环保功能于一体的灯具 , 让人着实惊叹古人的智慧?
长信宫灯和兵马俑哪个制造年代早兵马俑早 , 秦朝时制造的兵马俑 , 而长信宫灯是西汉时的文物 , 出土于中山靖王刘胜妻窦绾墓中
长信宫灯的内部结构图【长信宫灯是什么,西汉长信宫灯出土于什么地方】长信宫灯是一个铜制灯具 , 通高48厘米 , 人高44.5厘米 , 西汉时期制作 , 出土于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之妻窦绾墓中 。秦汉时期 , 传统的青铜工艺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光辉 , 在手工艺中不再占有重要地位 , 轻便、精巧和实用的生活用品和观赏艺术品成为主流 。灯具是古代匠师们经常进行创作的用具之一 , 其装饰性雕刻最早出现于商朝 。汉朝的工匠们继承了前人的传统 , 并加以创新 , 制作出很多传世精品 。长信宫灯就是这一时期的著名作品 。这是一件通体鎏金的铜灯 , 上面刻有“长信尚浴”等铭文共65字 , 所以被命名为“长信宫灯” 。它的设计十分精巧 , 整体形象是跪坐着的一名宫女 , 她左手托住灯底部 , 右手则与灯罩连为一体 。整个灯分为头部、身躯、右臂、灯座、灯盘和灯罩六部分 , 是分别铸造后合在一起的;灯盘可以转动 , 灯罩则能自由开合以调整灯光的方向及亮度 。宫女的右臂和宫灯身躯相通 , 烟气可以通过右臂进入体内 , 并留下烟灰 , 以减少室内油烟的污染 。值得注意的是持灯宫女的形象:她身穿广袖长衫 , 动作自然而优美 , 面目端庄清秀 , 头略向前倾斜 , 目光专注 , 神情疲惫而小心翼翼 , 表现出一个下层年轻宫女所特有的心理特征 。这件作品作为日用灯具 , 设计精巧 , 结构合理 , 新颖别致 , 是一件实用和美观高度统一的工艺美术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