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写书用标点符号吗?

【古人写书用标点符号吗?】01、古人要使用标点符号
一直以来古文都是有标点的 , 中国最早能考据到的成熟文字是殷商的甲骨文 , 在甲骨文中段落号是以横线直线作标识的 。甲骨文的所谓“段” , 是指每一节记述某日占卜及其占卜后效的文字;春秋的《侯马盟书》 , 就有使用一或两条的短线来表示重文;从马王堆出土的汉代帛书《老子》中 , 就有比较复杂的标点系统;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丶部》中 , 就收录了引人注目的一条:“有所绝止 , 丶而识之也 。凡丶之属皆从丶 。”里面的“丶”正是古人用来表示停顿之法;宋刻本陆德明的《经典释文》就出现顿号来做分隔 。另外 , 古人还会使用三角、圆点、方块等符号 , 它们的用法皆不同 。在《尚书表注》中 , 就出现了圆圈、方块、扁长条等较为复杂的图案来作为标点 。只是 , 这些多样的标点图案到了宋代就逐渐简化为一个作为分隔的圆圈 。

古人写书用标点符号吗?


句读有误 句意解错
大家若是阅读古书会发现 , 整本书是一路写到底 , 密密麻麻的字中是没有标点符号的 。不信 , 你可以试着上网查找古籍看看 , 例如《钦定四库全书》的影本 。古人读书 , 似乎就得训练自己加上标点符号的能力 。
若是你的标点符号加错了 , 那么整个句子的意思也就会解读错了 。例如有一本坊间的《资治通监》就出现了这类趣事 , 它里面的〈梁纪〉出现了一句:“诸垒相次土崩 , 悉弃其器甲 , 争投水死者十余万 , 斩首亦如之 。”
这一整段是在说败战 , 士兵们无力抵抗 , 故只能相继抛弃武器逃亡 。
看见“争投水死者十余万”这一句没有?断句者以为到了“悉弃其器甲”这一句就该要停顿了 。错!正确的句读为:“诸垒相次土崩 , 悉弃其器甲争投水 , 死者十余万 , 斩首亦如之 。”
还记得历史上最著名的无标点句子吗--“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这一个出自清代赵恬养的《增订解人颐新集》的句子 , 若是加上标点符号 , 将会出现七种拆解的方式 。例如 , “下雨天留客 , 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 , 留客天 , 留我不?留 。”“下雨 , 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古人写书用标点符号吗?


古人使用标点 符号多样
话又说回来 , 其实古人是有在使用标点的 , 数量还不少 。
中国最早能考据到的成熟文字 , 注意是成熟已经成足够体系的文字 , 应该是殷商的甲骨文 , 那么在甲骨文中是否已经有相关符号出现了呢?答案是肯定的 。在殷墟甲骨文中段落号是以横线直线作标识的甲骨文的所谓“段”,是指每一节记述某日占卜及其占卜后效的文字 。即便是同一天占卜而占卜内容、序次不同的文也以横直线(偶尔以曲线)分隔 。例如(脊)5,以两直线分隔出三段文字;而《藏新)475则以十横线分隔开十一段文字(骨残,否则不止此数) 。一般说来,肩脚骨上的卜辞以直线分段,肋骨上的卜辞以横线分段,龟甲上的卜辞分段则横线直线兼用 。甲骨文的这种区分段落的方式仍处于幼稚阶段 。虽然早在武丁时代的甲骨文就用“线”划分段落,但并非所有龟甲兽骨上均有这类标识,哪怕版面上的文字乱成一团也是如此 。
春秋时期的《侯马盟书》中使用一条或者两条短线表示重文 , 是标点的一种 。汉代马王堆出土的《老子》帛书 , 当中的标点系统已经比较复杂 , 除了之前的单、双短横外 , 还有拐角符号 , 三角符号 , 圆点符号 , 方块符号等 , 用法也各异 。现在能够看到的宋代刻本 , 其实也有标点 。宋刻本陆德明《经典释文》就已经有顿号作分隔 。一些比较复杂的书 , 像是《尚书表注》就已经有以圆圈、方块、黑三角、扁长条 , 半圆等图案作为标点 。这种复杂的标点方式 , 到了宋代渐渐简化成为一个圆圈 , 作为分隔 。甚至在《说文解字》中收录了这样一条:「丶 , 有所绝止 , 丶而识之也 。」也就是「丶」是古人表示停顿的方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