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民俗

天津民俗【天津民俗】

天津民俗


天津快板、相声、天津时调、天津快书、话剧、跨鼓中幡、高跷、耍狮子等 。
天津快板
天津快板是50年代出现的一个新曲种,是由群众自发创造并发展起来的 。这种快板完全以天津方言来表演,在形式上采用了数来宝的数唱方式及快板书所用的节子板,同时配以天津时调中"数子"的曲调,用三弦伴奏,别具一格 。天津快板风格粗犷、爽朗、明快、幽默,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风味 。
相声
相声是一种历史较久、流传较广、有深厚群众基础的曲艺表演形式 。尽管相声艺人供奉的祖师是汉代的东方朔,但这个曲种的真正形成和发展起来却是在清同光年间 。早年北京有穷不怕(朱少文)、万人迷、李德锡等人在天桥鬻艺,为相声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
天津时调
天津时调是天津独有的曲种,它产生于清末明初,1900年时已有专业艺人演唱 。这个曲种唱腔包括靠山调、鸳鸯调、胶皮调等民间小调 。专业艺人出现后,对这些民间小调进行了加工改造和创新,使之成为反映时代风貌、社会生活,并深受人们喜爱的一个曲种,定名为天津时调 。
正月初五迎财神的正确做法
正月初五这天,我国民间有“接财神、送穷神”的习俗 。

天津社科院教授王来华介绍,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这天,家家置办酒席,为财神贺辰 。尤其是商家开市,一大早就要放鞭炮,以迎财神 。《清嘉录》中记载说:“五日为路头神诞辰,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 。”
2016年2月12日,在安徽省亳州南京巷钱庄景区,“财神”向游客发放红包 。当日是农历正月初五,中国民间各地素有“接财神”的习俗 。新华社发(刘勤利 摄)

其实关于财神的生日,也有说是正月初二的,而在正月初五为财神贺辰,大概与所谓“五路财神”有关 。五路财神的前身也是财神的原型之一,为元末的何五路,后来也叫五显神、五通神 。他本来只是一个,但后人因其“五”字而附会为5个 。

有意思的是,商家开业前祭财神有一种特别的仪俗,那就是掌柜的打算炒哪位的鱿鱼,就不让他拜神,以仪俗来处理辞工的问题 。


天津民俗



2016年2月12日,由“福建猴王”黄东闽扮演的“大圣”领着五路小财神在福州三坊七巷南后街巡街 。当日,是农历大年正月初五,国家历史文化名街区福州三坊七巷举办“财神有约,大圣归来”祈福开市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参与 。新华社采访人员 林善传 摄

财神请进门,自然要把穷神请出去 。王来华介绍,正月初五或初六为送穷日,这是我国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 。

春节期间的诸多禁忌中,不倒垃圾最为突出 。民俗认为,春节至初五不倒垃圾,能够聚财,否则就倒了“福气” 。然而,垃圾堆多了,毕竟影响卫生,所以到了初五要倒出去,叫“送穷” 。人们通过倒垃圾来送穷,如此则一年与穷无干,当然也就富贵有余了 。

送穷还有许多别称,诸如“送五穷”“赶五穷”“送穷土”“送穷衣” 。送穷的方式也颇多,简单点的是清早响着爆竹把垃圾倒出门外完事 。

民俗专家表示,在新年时节,不论是接财神还是“送穷神”,都是为了求财求富,这一习俗反映了中国人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贫穷困苦、祈求富裕生活的美好愿望 。

破五

农历正月初五,俗称“破五” 。民俗专家解释说,“破五”是送年的意思,过了这一天,一切就慢慢恢复到大年三十以前的状态 。
天津市民俗专家张仲介绍说,旧时,初一到初五民间有很多迷信禁忌,如不得用生米做饭、妇女不能动针线、不能打扫卫生、不能打碎东西等 。在过了初五之后,这些禁忌即告解除,故而称此日为“破五” 。清末民初天津诗人冯文洵在《丙寅天津竹枝词》就写道:“新正妇女忌偏多,生米连朝不下锅,杯碗捧持须谨慎,小心‘破五’未曾过 。”

大年初五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 。因为包饺子时,要用手一下挨一下地沿着饺子边捏 。据说,这样可以规避周围谗言 。此外,妇女们在这天还要找出几件旧衣服来拆拆,谓之“拆小人” 。据说,这样可以免霉运 。

所有为过年而关门休息的大小商店,“破五”过后一般都要选择吉日开张营业,通常是选择大年初六,作为“开市大吉”的好日子,因此,好多商家会在初五这天做好开市的一切准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