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声送给社会人|36个月 掌声送给社会人( 二 )


从最早的智人到今天,人类都保持了高度社会性的连接 。我们喜欢和伙伴聚会交谈,互诉衷肠,我们不但关心自己的家庭、亲属,还会在学校、工作单位这样的集体之中寻找存在感,甚至会对在千里之外发生的盛事或灾难表达欣喜或关切 。
很久之前,研究者们就发现,人类大脑的解剖学结构有独特之处 。和“近亲”灵长类动物,或者体型大小相似的哺乳动物相比,人类的新皮层(Neocortex),即大脑的最外层,要相对大得多 。而新皮层几乎就是“社交大脑”,语言、行为、共情……几乎所有与社交互动相关的功能都在这里掌控 。
数百万年前,人类和大猩猩从共同的祖先演化而来 。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人类经常会和伙伴分头行动,形成较长时间的分离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人类演化出一系列能够维系与同类之间的社交纽带的能力 。
他们逐渐发展出最早的心理技巧,维系伙伴之间的友好关系,并在一起制造工具、使用工具和交换、保存各自拥有的“财产”等过程中进一步加强社交连接 。有观点认为,人类大脑的体积增大,除了与营养改善相关,也与越来越复杂的社会协作、社交连接和人类社会的扩大相关,这些也在不断地锻炼人类大脑,让我们越来越聪明体贴 。
当科技发展到今天,无论是现实中依靠交通、建筑等基础设施的发展,还是借助机器和网络,人类社交互动变得空前复杂,然而这一切背后的原始驱动力依然与远古人类的社交驱动力相同 。
研究发现,在今天,在进行正向的社交互动时,我们的大脑会以愉悦感受作为奖赏;而当我们经历他人的拒绝或社交失败时,大脑会释放与身体疼痛类似的感觉 。促进人类向更社会化方向发展的演化过程还在继续 。
03 人之初,性本善笑笑和小爱再一次因为玩具争执起来,没等小爱爆发,笑笑就主动妥协,避免了冲突 。李方圆看在眼里,很是感叹 。全家人的关爱集于一身,确实是骄纵任性的来源 。
通常,有兄弟姐妹的家庭中,“老二情商高”的说法不无道理,与家里兄姐的竞争和冲突,让他们的社交发展提前起跑 。但在子女多的家庭中,排行中间的孩子因为缺乏关注(或自以为缺乏关注)而产生的心理问题“中间儿综合症”(Middle Child Syndrome),也是真实存在的 。
幼时的社交发展往往影响一生 。在人类早期发展理论中,所谓社交能力是指一个人能够识别、理解不同的社交情境,并且以当下社会文化中恰当、合适的方式做出反应 。
现代科学也将观察儿童早期发展作为观察社交行为进化,乃至于人类社交行为现状的一个窗口 。基于行为对于社交双方的影响,著名进化生物学理论家威廉·汉密尔顿将人类的行为分为四类——“你好我也好”的共赢行为,损人利己的自私行为,牺牲自己成就他人的利他行为和两败俱伤的恶意行为 。
这些行为,不仅出现在经历了完善的教育、被社会环境塑造的成人身上,也会出现在幼儿身上 。
汉密尔顿认为,在演化过程中,自然选择理论会倾向于产生共赢、自私的行为,而利他行为和恶意行为,能够用亲缘选择(Kin Selection)来解释 。
在亲密关系和集体之中,利他行为很容易解释 。我们对于自己的认知的一部分来自于亲密的人和组织,这些认知也会驱使我们为了他人和“大我”的利益而抑制个人的自私冲动 。
然而研究发现,无差别的利他行为也是存在于人类本性之中的 。这种机制可能会让我们做出看上去对个人、甚至身边的集体并无利益,但是确是我们与这个世界社会性连接的结果,并且,可以帮助我们作为一个物种成功生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