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李清照声声慢朗诵 如何解读李清照的声声慢( 二 )


所以词人又写道:"三杯两盞淡酒 , 怎敌他 , 晚来风急" 。表面上是说 , 喝那么一点点淡薄的酒 , 怎能够抵挡住晚间很硬的寒风呢?同样 , 明明是借酒浇愁 , 可是她不言胸中块垒 , 而偏说酒淡难敌急风 。与上文一脉相承 , 也是一种情在言外的手法 。
"雁过也 , 正伤心 , 却是旧时相识". 。看到了飞雁 , 自然引起"鸿雁传书"之念.可是 , 家乡沦亡了 , 亲故逃散了 , 丈夫病逝了 , 还会有谁给自己稍信来呢?自己有信又寄给谁呢?这鸿雁"却是旧时相识" 。是曾经给自己捎过信的 , 这怎能不使她更为感伤呢?这"旧时相识"的鸿雁 , 只能给她带来极度的失望和悲哀 。
雁过也是抬头仰望 , 那么 , 俯首又看到了什么呢? , "满地黄花堆积" 。遍地金黄 , 秋菊怒放  , 那累累的花朵在枝头上繁茂地如同"堆积" 。对一般人来说 , 这是多么让人赏心悦目的美景 , 但是作者此时的心境"憔悴损 , 如今有谁堪摘?" 。如今词人己经憔悴亏损 , 心灰意冷 , 还有谁有那兴致去摘取它呢?..
触景伤情 , 物是人非 , 她更感到时光难熬了 , "守着窗儿 , 独自怎生得黑?""怎生"就是怎么的意思  , 孤单单的一个人坐在窗子前面守着 , 怎么才能熬到天黑呢?我们从她这无可奈何的反问口气.可以感到 , 她确实是度日如年了 。
"梧桐更兼细雨 , 到黄昏  , 点点滴滴" 。到了黄昏以后 , 风吹着窗外的梧桐树 , 天又下着毛毛细雨 , 桐叶簌簌 , 秋雨滴滴 , 就更令人难堪了 。这一次的"点点滴滴" , 由于作者在描景中注入了强烈的感情 , 使得读者觉得 , 与其说是"点点滴滴"的雨 , 倒不如说是词人"点点滴滴"的泪 。
喷薄而出的痛苦之情 , 难抑之恨 , 又借助词人炉火纯青的艺术技巧 , 流诸笔端 , 自然就十分感人了 。尽管这首词也表现出了作者在残酷命运面前的消极情绪 , 但也反映出了在那动乱年代里多少国破家亡 , 流离失所人们的悲残生活 , 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它风格顿挫凄婉 , 堪称一代绝唱 。

声声慢·寻寻觅觅
宋代:李清照
寻寻觅觅 , 冷冷清清 ,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 , 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 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 , 正伤心 , 却是旧时相识 。
满地黄花堆积 , 憔悴损 , 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 , 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 , 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 , 怎一个愁字了得!
诗人在丈夫死去、国家破败 , 内心的愁苦之情 。
如梦令李清照声声慢朗诵 如何解读李清照的声声慢


【如梦令李清照声声慢朗诵 如何解读李清照的声声慢】李清照到临安后 , 因为长期漂泊不得安宁 , 不久就病倒了 。这时候她的丈夫赵明诚的一位朋友张汝舟 , 经常问候照顾她 。后来在别人的撮合下 , 李清照就和张汝舟结婚了 。谁知道张汝舟是一个势利小人 , 他去李清照是为了占有她的财产 , 结婚后财产到手了 , 就对李清照各种虐待 。李清照只好向官府申诉 , 要求离婚 , 最后甚至闹到了皇帝那儿 。经过审理 , 张汝舟充军柳州软禁 , 二人离婚 , 可是依据宋朝的法律 , 妻子就算控告丈夫属实 , 也要监禁两年 。幸好在朋友的援助下 , 李清照早早出狱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