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一定有过这样的体验:早上被闹钟叫醒后迷迷糊糊、反应迟钝 。如何在睡醒后更快地清醒过来?最近的一项研究告诉我们:醒来后要迷糊很久,可能是闹铃选得不对 。
【换个有旋律的闹铃助你快速清醒 听了必醒的闹铃】科学家将人们刚睡醒后认知能力缺失、警觉性降低、感知和运动能力下降的现象称为睡眠惯性 。睡眠惯性会随着清醒时间的延长而逐渐缓解 。一般来说,这种状态集中发生在睡醒后15到30分钟内,严重时可持续4—8小时 。
是什么导致了睡眠惯性呢?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依然未能给出准确的答案 。一种推测认为,这与高水平的δ波有关 。δ波是一种与深度睡眠相关的脑电波,研究发现,具有更高水平δ波的人,他们的睡眠惯性更严重,并且这些人的脑电波中,与清醒有关的β波也更少 。另一种猜想是,醒来后大脑不同区域的激活速度不同,而与人类高级认知功能密切相关的前额叶皮层区域在睡醒后的激活速度较慢,这也可能导致睡眠惯性的出现 。
睡眠惯性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因人而异,并且受到睡眠情况、昼夜节律和睡眠周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比如,睡眠剥夺会加重睡眠惯性带来的不适感,因此当你熬夜之后睡觉,第二天醒来常常会感到格外地昏昏沉沉 。除此之外,睡眠惯性的强度也与你醒来时的睡眠阶段有关 。一个完整的睡眠周期分为4个阶段,如果你正巧从“浅睡眠”的阶段中醒来,那么恭喜你获得了一个清醒的早晨 。然而,如果你不幸在“深睡眠”阶段被吵醒,那可能就要面对一个浑浑噩噩的上午了 。
对于没有资格睡到自然醒、必须要听着闹铃声早起的上班族来说,什么样的闹铃声可以帮助人们更快地清醒过来呢?
近日,发表于《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的一项研究发现,闹铃声会影响起床后睡眠惯性的强度 。研究人员专门设计了一套在线调查系统,测试了50名志愿者在自己家中起床后的状态 。研究统计了每个人的闹铃声,并且根据标准化的睡眠惯性量表来对他们的睡眠惯性进行量化 。研究发现,相比于那些“哔哔哔哔”的闹铃声,更具旋律性的铃声,往往能让志愿者更加迅速地清醒过来 。
研究人员推测,这可能是因为无旋律的警报声可能会打扰我们的大脑活动,使其更加混乱,而那些温和的旋律能够帮助我们从睡眠状态更有效率地过渡到清醒状态 。
(稿件参考:环球科学)
推荐阅读
- 男人有没有背叛家庭 从蛋蛋判断男人有没有出轨
- 男朋友有新欢了还会回头吗,男朋友有了新欢还能挽回吗
- 感觉对男朋友越来越失望,女人对男朋友失望了
- 失眠就是个与神有关的疾病 失眠图片带字可爱图片
- 人生有太多的身不由己 身不由己的经典句子
- 便可看出他想隐藏的小心思 有故事的人一眼可看出
- 冻熟虾怎么炒,鲜冻虾怎么做好吃
- 男方出轨的婚姻有挽回的必要么 男朋友劈腿了值得挽回吗
- 老公出轨有证据可以告小三吗,丈夫出轨可以起诉小三吗
- 嵊泗列岛在哪,想去舟山嵊泗列岛,有什么攻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