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回答了一个问题:杜甫的诗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怎样理解 ?是哗众取宠吗?
前言首先要说的是 , 老杜“语不惊人死不休”当然谈不上哗众取宠 。这首诗出自他的七言律诗《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 原诗为:
为人性僻耽佳句 , 语不惊人死不休!老去诗篇浑漫兴 , 春来花鸟莫生愁 。
新添水槛供垂钓 , 故着浮槎替入舟 。焉得思如陶谢手 , 令渠述作与同游 。
注:老去诗篇浑漫兴 , 也有版本是“老去诗篇浑漫与” 。
关于老杜这首诗中的“语不惊人死不休” , 在古人的评价中 , 其实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 。
一 , 语不惊人死不休 是杜甫的追求吗?南宋大诗人吕本中的《吕氏童蒙训》曰:
陆士衡《文赋》:“立片言以居要 , 乃一篇之警策 。”此要论也 , 文章无警策 , 则不足以传世 , 盖不能竦动世人 。如杜子美及唐人诸诗 , 无不如此 。杜诗云:“语不惊人死不休 。”所谓惊人语 , 即警策也 。
吕本中引用了西晋诗人陆机的一段话:要把简短精粹的句子放在关键之处 , 作为一篇的警策之句 。警策 , 原意是以鞭策马 , 有驱动之意 。
吕本中说杜甫和唐朝诗人的作品 , 都是如此 。他认为杜甫的“语不惊人死不休 , ”这句 , 就是惊人语 , 即警策之句 。
元朝杨载的诗话著作《诗法家数》中讲到:
诗要苦思 , 诗之不工 , 只是不精思耳 。不思而作 , 虽多亦奚以为?古人苦心终身 , 日炼月锻 , 不曰“语不惊人死不休” , 则曰“一生精力尽于诗” 。今人未尝学诗 , 往往便称能诗 , 诗岂不学而能哉?
杨载说杜甫认为作诗要“苦心终身 , 日炼月锻” , 要么“语不惊人死不休” , 要么“一生精力尽于诗”的地步 。今天的人把学诗看简单了 , 随随便便就说自己会作诗 。诗 , 难道是不苦学就能驾驭得了的吗?
杨载并没有分析杜甫的整首诗 , 而是引用了这句话来表达自己关于“学诗”的认识 。
宋朝的葛常之在《韵语阳秋》卷四中 , 说杜甫的诗都是惊人之语:
杜子美云:“为人性僻耽佳句 , 语不惊人死不休 。”则是凡子美胸中流出者无非惊人之语矣 。读其集者 , 当知此言不妄 。
葛常之说只要诗杜甫的诗 , 无一不是惊人之句 , 阅读杜甫的诗集 , 就知道这么评价不是胡说八道 。
真得是这样吗?
二、惊人之句 , 必非典雅之诗惊人之句 , 必非典雅之诗 。
这句话不是老街说的 , 是清朝诗人潘德舆在《养一斋李杜诗话》中讲的 , 他还说道:
杜公有此二语 , 何也?曰:杜公自逊其初年学述之未成耳 。言“兴僻”则非中正之道甚明 。故紧接二语曰:“老去诗篇浑漫与 , 春来花鸟莫深愁” 。
则知老而学力大醇 , 不复有此偏僻之兴 , 所以春来花鸟 , 无事雕肝钅术肾之深愁 , 而物情自然由中也 。
潘德舆的意思是 , “为人性僻耽佳句 , 语不惊人死不休”这两句是杜甫反省自己年轻时作诗的毛病 , 总想写出惊人之句 。
性僻耽佳句 , 是一种反省而不是自夸;语不惊人死不休 , 是说自己有点走火入魔的迹象 。
所以杜甫在颔联接着写到:“老去诗篇浑漫与 , 春来花鸟莫深愁” 。
意思是 , 年纪大了以后 , 对于诗的理解加深 , 所以不会再“性僻耽佳句” , 也不会再作“惊人语” , 遇到花鸟 , 也不会”为赋新诗强说愁“ , 而是“浑漫与” 。
推荐阅读
- 超可爱的杜甫画法教程_q版杜甫简笔画怎么画步骤教程
- 绝句陶渊明,介绍李白杜甫苏轼王维陶渊明并写出它们诗的特点?
- 盛唐诗歌的代表人物是李白和杜甫
- 李白和杜甫谁大呀
- 李白杜甫合称为什么
- 堂成杜甫思想感情
- 十圣都是谁,中国古代十圣都有谁我只知道诗圣是杜甫茶圣是陆羽
- 杜甫的诗被称为什么 杜甫诗歌是什么风格
- 杜甫的诗被称为 杜甫生活在哪个朝代
- 杜甫为什么说天不生仲尼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