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是独生子女的壹读君 | didi
父母偏心,在大多数非独家庭里,是一个心照不宣的秘密 。
热播剧《都挺好》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明玉回忆自己上中学的时候,跟父母和两个哥哥同桌吃饭 。妈妈心疼两个儿子,给他们一人夹了一个鸡腿,明玉瞪大眼睛盯着妈妈的筷子,然而并没有她的一份 。
剧名叫都挺好,但编剧却一把撕开了原生家庭的伪善面具,抖落出那些其乐融融背后的隐痛和委屈:在非独生子女家庭里,父母分给每个孩子的爱并不是均等的,甚至相差悬殊,这明明并不好 。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人类和社会发展学教授凯瑟琳?孔戈尔(Catherine Conger)曾做过一项研究,发现65%的母亲和70%的父亲都承认自己更偏爱某一个孩子 。而研究人员认为父母偏心的实际比率应该更高,因为在硏究过程中,父母们总是尽量掩饰自己的偏心 。
明知道区别对待对孩子并不公平,甚至对每个孩子都存在负面影响,但父母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偏心,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偏爱优秀基因携带者
父母往往偏爱那些优秀基因携带者,这些基因表现为健康、聪明或者美貌等 。这种宠爱,可能是源自一种原始的动物本能 。
在凯瑟琳?孔戈尔那项调查研究中,他们同时发现,父母更加偏爱的那个孩子,往往是老大 。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心理学家弗兰克? 苏洛威(Frank Sulloway)在《天生反叛》一书中,用达尔文主义来解释这一问题:父母偏爱那些最大最健康的后代,因为这些孩子有更多的机会生存下来,把家族的基因代代相传下去 。
从生物学的意义上来说,这是父母希望通过繁衍后代来复制自己的生物学自恋情结,他们希望通过后代将自己的基因和个性遗传下去,相比而言,老大显然比年幼的弟妹更容易存活,因此父母可能更愿意把资源给予更可能存活下来并继续养育子女的后代(Shrira & Foster, 2009) 。
来自挪威的研究者进一步发现,老大也具有一种智商上的优势 。Peter kristensen 和Tor Bjerkedal于2007年在《科学》上发表了一篇论文,通过对挪威年龄介于18岁至19岁之间的人进行了研究,发现老大的智商平均比老大高出2.3个百分点 。而且这种差异不仅出现于兄弟姐妹之间,在跨家庭的比较中同时可以观察出来 。
美貌也是一种优秀基因 。从根本上说,父母会更偏好更有机会取得成功的孩子,喜欢长得好看的孩子——他们才是代表父母优秀基因的后代,显然有更高的概率将优秀基因遗传下去 。
母不嫌儿丑,那可能是你没更好看的兄弟姐妹 。
偏爱弱势的一方
老大在其生命早期可完全独享来自父母的注意力,接受所有时间及物质资源投入,从而形成“老大优势”,这种优势反过来又帮助他们博得更多父母的爱 。面对如此不利的局面,最弱小的孩子岂不难以生存?
他们有自己独特的生存战略 。心理学家将之称为“弱势策略”,即展示自己的柔弱和需要被照顾感,用弱小无助来赢得父母的关注 。对于缺乏基因优势的孩子而言,这是在游戏中生存的必要技能 。
这是一个有悖于“优胜劣汰”规则的选择,但父母的偏爱自有他们的考虑 。
根据伦敦学者Hamilton 在1964年提出的内含适应性理论(Inclusive fitnesstheory):父母对自己子女所表现出来的爱,实际上一种对内含自己基因拷贝的“载体”所表现出来的偏爱 。这个理论公式为:c<rb,即当受益者所获得的收益(b)×受益者携带帮助者基因的概率(r)>帮助者自身付出的代价(c)时,基因会支持这个帮助者付出一定代价 。
推荐阅读
- 是从你的仪式感开始的 仪式感是什么
- 为什么风干后的毛巾非常坚硬粗糙呢
- 过来人用亲身经历告诉你 说好不要孩子,丈夫却反悔了
- 大蒜为什么能抑制细菌生长
- 西兰花生吃可以吗,西兰花为什么不能生吃,而且还不能多吃
- 你一般给家人都是什么备注呢 一系列的家人备注
- 微信上的这四个痕迹会给你答案 一眼看出女人出轨答案
- 就说明他是真心爱你 一招测试男朋友真心
- 为什么微波炉加热食物后内部会变得特别硬
- 紫薯煮熟为什么会变成蓝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