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为什么古称浙东呢

这个说来就长久了
郁达夫先生在他的散文《杭江小历纪程》与《浙东景物纪略》里,称金华及周边地带为“浙东”,很多人看了以后不明白 。按我们现在的地理概念,金华明明处在浙江中西部嘛,怎么又会归为“浙东”的呢?
细究起来,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
由于古人和今人的交通方式不一样,对于地理方位的认识也很不同 。我们今天去杭州,一般都是乘汽车或坐火车沿浙赣线北上,要经过义乌 。可是在古代的时候,由于水路是最便利和最省人工的交通方式,金华人去杭州,都是坐船经兰溪顺流而下的 。哪怕是地理位置离杭州更近的义乌、东阳一带也是如此 。看起来,像是绕了个大弯,明明要去东北方向,结果却先向西南行 。
其实,浙江的钱塘江、富春江、兰江、衢江一线,在古代不光光是本地区人民外出的主要途径,也是闽北、赣东与皖南一带老百姓走向全国的重要通道 。比如福建人越过仙霞岭,江西人经玉山到常山,徽州人沿新安江,至此都可入船,沿杭州、苏州、南京、扬州等大都会到达更广袤的北方地区 。从历史上看,钱塘江上流水系一直是京杭大运河运力的重要延伸 。从理论上讲,只要在这一带乘上一叶扁舟,便可以一路直抵帝国的心脏———北京,中间不需要更换任何交通工具 。这在交通方式落后的古代是一种让人无法回避的选择 。
由此这条水路塑造了大多数人,不管是远途行客还是本土居民对这一带的地理认知,他们天然地会以这个水系为参照来划分浙江的疆域 。当一个来自中枢的官员在钱塘江口准备上船的时候,固然视远处仿佛若在眼前的绍兴、宁波为“浙东”,即便在一直逆流上溯到建德、兰溪时,面对东方从万重青山中升起的白日,他也很难改变这样的看法 。所以和它省多以南北分疆不同,浙江历来都以东西划界的 。以钱塘江及其上游水系为尺度,浙江明清以来的州府俗称为“上三府”与“下八府”,上三府为杭嘉湖地区,今天称浙北,从前为浙西;下八府为宁波、绍兴、台州、金华、严州、衢州、丽水、温州,严州即今建德一带,称为浙东,包括了今天的浙东南与浙江中西部地区 。
不过浙东与浙西的正式得名大概和唐代中晚期时在这一带设立的行政机构“浙江东道”与“浙江西道”有关 。
“道”在唐代原为监察机构,涵义略同于汉代的州,后来渐有行政之实 。唐初分天下为十道,我们这一带原属“江南道”,江南道太大,东达江浙,西抵黔蜀,后来到中期玄宗时,又把它拆分为江南西道与江南东道 。我们这一带属江南东道 。即使是这样,它还包括今江、浙、沪二省一市的大部与福建、安徽的部分地方,管得太“宽” 。唐安史之乱后,就把这个江南东道又一分为三为浙江西道、浙江东道和福建道,浙东之名竟由此而得 。那时全国都一样,“道”越分越多 。
【金华为什么古称浙东呢】唐代的浙江东道下辖睦、越、衢、婺、台、明、处、温八州,睦州即严州今建德一带,越州是绍兴,明州是宁波,处州是丽水 。这个范围还是很大,已经大致和今天的省相同了,除了浙北的杭嘉湖外,浙江的一大半都被包括进去了 。而浙江西道则包括了浙北、苏南以及皖南的徽州等地,与浙江东道一起号称两浙,范围也不小 。这才是我们后来称的浙东与浙西的本义,它跟我们今天的概念很不一样 。
宋时改“道”为“路”,浙江以及周边地带为“两浙西路”与“两浙东路”辖区,金华属两浙东路 。元代区划虽重行省,但为军事辖制,犹有“道”之名,江浙行省下设有浙东道宣慰使司,治所先后在宁波、绍兴、金华、丽水、温州间迁徙不定 。丽水、温州等浙南山区从前也属浙东,这实在是令今人想不到的 。而金华的浙东之名竟由此而坐实,历明清而未变,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前 。我们生为浙东人其实已有千年之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