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年代农村土坯房的构成

【六七十年代农村土坯房的构成】六、七十年代农村的“土坯”房,是就地取材,以“土坯”砌墙而成的 。“土坯”,即垒墙的土砖,未经窑火烧的生砖 。
土砖的制法有两种 。
一种以砖模“脱”的 。砖模木制,长方形的一个框 。砖模分二,窄砖模和宽砖模 。欲“脱”砖,择有粘性强的白土的场地,将土挖疏松,聚拢成堆,泼好水,沤一天半天 。知水和土浸得均匀柔和了,如需要量大,人赤脚牵着牛上去踩踏,将土踏和成泥 。为加强泥的粘性,还须在泥面加稍许稻草,再踩踏 。稻草和泥结合紧密了,才罢 。制砖,将砖模贴地平放好,人高高地捲了衣袖,双手抱一大团泥,用力抛在砖模里 。泥少即添,泥多即减,待刚好满满一砖模泥,人以脚将砖模的泥踩踏紧,?留缝隙,然后将砖模拎起,一块土砖,——“土坯”即“脱”成了 。须多少“脱”多少;须宽砖用宽砖模,须窄砖用窄砖模 。“土坯”`脱`好,摆那儿晒,十天半月,待水份完全干而坚固了,才可以运回去用 。
第二种是“拉砖” 。选一大块粘性土质好的平场或田地,浇水浸透,待均匀了,将水放走 。保持墒情 。土太湿不行,太干不行 。水与土墒情适中,人牵了牛拉石磙密密碾圧 。待碾压结实,以专用的铁耙齿划好了砖印线;而后,由一人掌压开刺刀在后,一人牵牛拉开刺刀在前,沿划好的砖印线将泥土刺开 。毕,请一位“拉砖”师傅掌铁铲锹,七、八人扯拉绳 。铁铲锹恰与土砖长、宽等 。有长的木把,斗插在铁铲锹的铁把里 。木把顶端有横的扶手 。拉绳拴在铁铲锹后的铁把拐弯处 。掌铁铲锹的人双手紧握横木上,将铁铲锹用脚踩着挖进土中 。掌平稳了,众人扯紧拉绳,一齐用力,铁铲锹口向前,切出一块泥砖来 。放松拉绳,师傅将铁铲锹把一扭,泥砖翻身竖过 。如此这般,再起第二块泥砖 。要点是将铁铲锹掌稳,端平;拉绳用力要齐整,配合默契 。不能出差错 。泥砖须一路路码好,让太阳晒干 。还要备一捆捆稻?,倘夜晚或雨天,须将泥砖盖住,以免夜露或雨水将泥砖浸湿 。
“拉砖”比“脱砖”工效高 。须砖不多可用“脱”的方法;须砖多即必用“拉”砖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生产队派劳力为一户烈属建房和知青建房,垒墙都是用的“拉”的土砖 。人们惊?地看一个木匠拿把斧子从高高的新墙刚架好的中檁上若无其事地稳步从一端走到另一端 。
“土坯”房的土墙建成还有一种方法,——“打墙” 。不用“土坯”砖,直接用筑墙的木板夹模,近地取土充填模中 。有粘性的白土、黄土均可 。土中还可掺石子、残砖断瓦、竹根,以重实的木夯用力夯紧 。夯,二壮汉相对侍,举高,夯下,一面口里“嗨跺嗨跺”地叫着号子 。
“打墙”比“土砖墙”厚 。传言解放前盗贼多,盗挖墙洞,“土砖墙”若挖出一块砖,接着一块砖一块砖的拿,一会儿即能挖出一个大洞 。“打墙”土紧而不成块,挖洞即不容易了 。从前的老房子多用“打墙”的方法 。
有钱人住石砖砌的屋子 。从前,一般人家都住的是“土坯”屋 。解放初,还有住的是茅?屋 。湖区,解放前,还有住高粱桔杆夹的草屋的,——“细檁竹门茅草脊,高粱壁子白土泥”是真实`穷`的住屋的写照 。
“土坯”屋的优点是冬暖夏凉,缺点是怕屋漏 。民间文学有“老虎都不怕,就怕`屋漏`”的故事,——忧心`漏`是确切的 。我老屋是“打墙”,建于清末,距今有一百余年,基本完好,但须时时修检 。“泥巴屋泥巴屋”,——和泥抹墙壁、检漏瓦,须维护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