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会莫名其妙讨厌一个人 对好朋友突然感到讨厌

《论语·卫灵公》中 , 有这样的一句话叫做:己所不欲 , 勿施于人 。而南宋理学大家朱熹则批注说:推己及物 。简单点 , 换成一个大家更熟悉的说法就是:推己及人 。
这其实现实生活 , 在心理学研究中也有这样的说法 , 被称为“投射效应” , 它指的是总是将心里的一些想法加在别人的身上 。比如你觉得一个东西好吃的时候 , 就会一直去跟别人推荐 , 觉得对方也应该喜欢吃 , 但是其实对方可能对这个食物并没有任何的好感 。

为什么你会莫名其妙讨厌一个人 对好朋友突然感到讨厌


投射效应:为什么你会莫名其妙讨厌一个人?
苏轼跟佛印是一对好朋友 , 经常都会相互拜访 。有天 , 苏轼去拜访佛印 , 对佛印开了个玩笑说:“我看你是一堆狗屎 。”佛印则微笑回应说:“我看你像是一尊金佛 。”苏轼觉得自己占了便宜 , 很是得意 , 回家后跟自己的妹妹说了这件事 。苏小妹却说:“哥哥 , 你错了 。佛家说‘佛心自观’ , 你看别人是什么 , 自己就是什么 。”听到这里 , 苏轼才明白为什么佛印会说 , 他看自己像是看一尊金佛 。
佛心自观 , 也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投射 。
投射效应 , 是指我们有将自身的特点归因到别人身上的倾向 。在对别人形成印象的过程中 , 会以为他们也具有跟自己相似的特点 , 把自己的情感、特点都强加在别人身上 。
心理学家罗斯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 他询问来参加实验的80名大学生 , 他们是否愿意背着一块大牌子在校园里走动 。结果显示 , 有48名大学生同意背着大牌子在校园里走动 , 并认为大部分的学生都会乐意这么做 。而其余不同意背大牌子的学生则普遍认为 , 只有少数学生会同意这么做 。可见这80名学生都将自己的想法 , 投射到其他人身上 。
投射效应通常有三种常见的表现形式:
1.相同投射
与陌生人交往时 , 由于彼此不了解 , 相同投射效应很容易发生 , 通常在不知不觉中从自我出发做出判断 。自己感到热 , 以为客人也闷热难耐 , 不问客人的意愿就大放冷气空调;有的老师讲课时对某些知识点不加说明 , 以为这是十分简单的道理 , 应该不用多讲 , 但是在老师看来很简单的知识 , 在学生看来则未必 。《庄子·天地》中记载了这样的一个故事:华封人祝尧“长寿、富贵、多男子”在华封人看来 , 寿命长、富贵、孩子多是人之所欲 , 而在尧看来“多男子则多聚 , 富则多事 , 寿则多辱” 。可以看出来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理都是不同的 , 即使是一些基本特征也不能完全投射在他人身上 。相同投射的发生在于忽视自己与对方的差别 , 在意识中没有把自我和对象区别开来 , 而是混为一谈 。
2.愿望投射
这种投射就是会将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到别人身上 。每一位家长 , 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未来能够出人头地 , 做出一番自己的事业 。所以 , 很多家长从小就开始对自己的孩子开始进行了培养 。不管是学习上的培养 , 还是兴趣上的培养 , 我们在身边都常常能够看见:为了让孩子的学习成绩能够有所提高 , 家长专门为孩子请了家教来辅导孩子写作业 。为了激发孩子的兴趣 , 家长专门为孩子报了舞蹈班 , 来让孩子能够接受到专业舞蹈老师的训练 。家长通常会把孩子视为自己的希望 , 不少家长就会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 , 甚至希望孩子替自己去实现曾经的理想 。然而这种做法常常会限制孩子的发展 , 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不利影响 。这就是“投射效应”在家长对待孩子方面会产生的误导 。
3.情感投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