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谷歌I/O开发者大会于美国当地时间5月8日举办 , 谷歌发言人在会上表示将大力发展AI , 并将应用在公司日后的大部分研发中 。 同时也表示谷歌开发平台将需要更多研发者利用AI进行开发 , 这是今年谷歌下的最大决定 。 作为一家领先的科技企业 , 在手机视觉传达也公布了最新研发成果——Google Lens.并更新了GooglePHotos.利用摄像头进行照片识别 , 及AR导航等 。 大方向已经指明 , 视觉是AI最直接的反映 。
所以计算机视觉成为最先被广大消费者认可且认定为AI早期可看到的形态 。 你能通过手机摄像头进行面部识别解锁 , 通过摄像头进行购物 。 利用AI底层技术实现对面部的细节捕捉 , 通过数据的深度学习技术 , 准确的识别面部特征 , 保证安全性 。
AI视觉项目再成熟
商汤、旷视、云从等厂商分别在计算机视觉领域拥有世界领先的AI技术 , 而对时下AI定义他们的企业时 , 他们对单一定位并不完全认同 。 商汤科技CEO徐立在其举办的人工智能峰会上提到 , 商汤建立三年 , 理念是让AI引领人类进步 , 而最能让人摸得着的就是视觉传达方面 , 所以商汤研发的多种应用视觉应用已经落地 , 对AI的应用诠释不再停留在论文的表达 。
旷视作为专注视觉人脸识别的企业 , 在AI人脸识别方面的专注获得了如今更多的关注 。 GMIC大会上 , 旷视副总裁谢忆楠说道:“旷视人脸识别已经成熟 , 目前已经把自身定位为AI IOT的位置 , 人脸识别的应用场景已经在不同的硬件设备上得以体现 , 但什么能把这些孤立的硬件连接在一起 , 是物联网 , 是大数据运算下的万物互联 。 各类不同的硬件设备都可以是一台具有互联动能的终端 , 通过IOT进行连接 , 从而形成一张网 , 通过IOT来组建不同的解决方案 , 为不同的应需客户提供需要 , 这对于底层技术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 ”所以AI的能力虽孤立在不同的场景及环境下 , 但社会是一张大网 , 需要更多的连接性才能将AI的全部实力得以展现 。 为此 , 不同的企业也在做“连接性”的研究 , 类似通信行业在5G到来时的全球连接的设想 。
人人都觉得人脸识别就是AI最简单的体现 , 但是在面部识别的背后隐藏着超过亿次的计算 , 同时为了获得更加准确的数据 , 他们会与更多能够获取面部特征的企业进行合作 , 把亚洲乃至全球的面部特征尽可能的录入数据库 , 以求对识别准确性再次提高 。 谢忆楠也说过 , 对于面部识别这项技术 , 从一到九可能很容易 , 但是从九到十确是非常困难的存在 , 每一次提升都是一次“奇迹”的出现 。
同样是在摄像领域里的佼佼者 , 虹软 , 一家从事摄像头技术的实力派企业 。 几乎所有的安卓手机都在采用虹软提供的拍照技术解决方案 。 从另一方面来说 , 如果没有虹软在背后的支持 , 可能你拍出的照片并没有现在清晰 , 也无法捕捉到你的面部细节 , 帮你实现美肤等功能 。
据了解 , 在摄像头技术 , 虹软已经有20多年经验 , 而视觉图像机器学习也可以根据不同图像场景进行相应的处理 。 而最近虹软将旗下AI算法平台免费做开源处理 , 将平台技术贡献出来 。 虹软全球总裁邓晖就曾说过 , 人脸识别是“白米饭” , 大家都需要 , 当大家都围在餐桌享用大餐的时候 , “白米饭”反而显得不那么重要 , 重要的是“硬菜” , 是围绕在“白米饭”周围的配套解决方案 , 而AI算法平台就是技术输出的敲门砖 。
总体来说 , 在计算机视觉体现上 , AI的能力已趋于成熟 , 在越来越多领域可以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 , 日前《互联网周刊》与eNet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17年度人工智能企业百强 , 有超过半数的企业是在底层技术进行深度研发并为合作厂商提供服务 。 这也证明在AI技术的输出服务上 , 中国企业正在改变世界 。
推荐阅读
-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 技术如何重塑行业与社会?——斯坦福大学、DARPA与硅谷公司共论前沿科技发展
- 苏州交通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 智能道路成新技术宠儿 美国还在研发中国已实践
- 美研究团队研发出“动作移植”视频技术
- 麦肯锡:美国与中国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全球领先
- 从技术到产业,中国人工智能如何更好发展
- 宝马实现摩托自动驾驶 用于风险性技术开发
- 人工智能新浪潮或可促进石油勘探开发技术升级换代
- 欧洲汽车未来锁定新能源 中国技术正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