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内功心法之研究 太极内功心法( 二 )


要知道 , 练太极拳须经历三个阶段 , 十层功夫和不同的境界体验 。
太极拳讲松柔 , 主要是讲全身松开、松散、松沉、松静、松化等方面 , 是需要大而化之 , 神而明之的 。这些练习太极拳的不同层次的境界和体会 , 都须明师口传身授 , 用文字是难以表述明白的 。
总而言之 , 练太极拳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体会 , 功夫进一步 , 松柔的要求也要高一步 , 这样我们不断提高对练太极拳层次的认知、掌握和体悟 , 就会对功夫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
松沉 , 一般是指让内劲沉下去后再起来 , 但是根据情况 , 在发击对方时也可以连沉都不用 , 直接将劲提到上面 , 外形完全不变 , 内劲的方向却变了 。
松静 , 练太极拳“静”字是关键 , 是不可轻视的重要环节(“静”在另章阐述) , 有静才有反向的动 , 因此叫复命归根 , 练太极拳只有体悟到静 , 才能做到空 , 进而达到化的阶段 。
我们练太极拳的时候 , 就要时时刻刻注意对松、柔不同层次的体悟 。掌握了正确的练功方向和具体的练功方法 , 再去认真细琢体悟松柔 。要达到“大而化之”的境界 , 就必须在练太极拳时将气势逐渐放大 , 气势大了 , 内劲才能随着意念之所至发到外面去 。在气势十足时 , 甚至可以用气圈打人 。讲松柔的不同层次 , 大而化之 , 神而明之 , 这种功夫不是一蹴而就的 , 不可能一步登天 , 而是要随着练拳的深入 , 逐渐加深对一层功夫、一层体会的研究 , 才能逐步体验到功夫上身 。

太极拳内功心法之研究 太极内功心法


三、节节松开和对拉拔长是练太极拳的关键

练太极拳从站无极桩、太极桩开始 。从头顶到脚下 , 从两肩到两胯 , “松四大块”直至全身各个关节都要松开 。如果关节松不开 , 就谈不上节节贯穿 。因为节节贯穿 , 就是要使内劲在全身上下所有的关节都能畅通无阻 , 从而做到节节贯通 。节节松开 , 主要是上面虚领顶劲 , 下面尾闾下垂 , 放松从头到脚直达涌泉 。拳论中也提到“提顶吊裆心中悬”的说法 , 一般练太极拳到了中层功夫的阶段 , 就能体悟到百会至会阴的中心线、尾闾垂直线的练法 。
在练习太极拳时经常出现的错误:一个是过于注意上面提顶 , 竖项 , 头部就僵硬了;另一个就是放松下面 , 注意尾闾下垂时 , 上面又丢了 。这样练来练去还是将各关节挤压成一堆 , 放松不了 , 学者需要克服 。
练太极拳松开以后 , 基本要求前面都讲过了 , 就是从站无极桩起式开始 , 就强调:两脚并拢 , 脚跟相贴 , 足尖微开 , 双膝微屈 , 稍微内合似爬树 , 提顶吊裆 , 含胸拔背 , 裹裆护臀 , 松肩沉肘 , 手臂松垂 , 立身中正 , 全身放松 。松脚踝 , 再松到脚下涌泉 , 脚趾放松 。这里讲的各项要求都是意识上的问题 , 太过执着反而容易出现肌肉上的僵硬 。
太极拳讲全身放松 , 又要松而不懈 , 拥劲不能丢 , 关键是“凡此皆是意” , 要求以神气为统帅 。任何外形的姿态都要注意“无过不及 , 毫无拘滞之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