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食品安全管理的方法 古人如何重视食品安全

古人如何重视食品安全呢?自古以来 , 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都非常重视 , 现在的法律制度如此完善 , 人们对于这方面的意识也比较强 , 但是还是会出现不少食品安全事件 。那么在古代也会有类似的事件发生吗?古人又是怎么处理这件事情的呢?
【古代食品安全管理的方法 古人如何重视食品安全】根据《礼记》记载 , 早在西周就有对食品交易的规定 , 说五谷不食 , 果实未熟 , 不遇于世 。意思是说五谷和果实还没有成熟 , 不可以去集市上卖 。这一规定被认为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 。同时还规定在禁渔禁猎期禁止捕鱼狩猎 , 并且不得在市场中售卖 。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禁渔期 。为了防止有毒的食品流到餐桌上 , 周朝人从食品源头把关 , 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控 。据周礼 。天官 。种仔记载 , 当时对肉类就有一套不可食的标准 , 比如夜里爱叫唤的牛毛 。稀疏长得不好的羊 。

古代食品安全管理的方法 古人如何重视食品安全


后腿内侧无毛跑不稳的狗 。羽毛杂色无光、叫声嘶哑的鸟 。眼朝上看睫毛凌乱的猪 。背上有黑毛、前腿有杂色斑纹的马 。这些牲畜在屠宰之后肉质都会不好 , 会有不同的臭味儿 , 所以他们规定这些动物是不能吃的 。那么第一个将食品安全问题比较系统的提出来的人是孔子 。他曾在自己的书中提到过自己对于食物的一些个人看法就是 , 饭菜变味儿的不吃 , 所做出来的食物颜色不好看的也不吃 , 除此之外还有烹饪不好的食物也不吃 。可以说对食品安全要求是非常严格了 。
而到了汉朝 , 对于有毒食品的处理方式产生了明确的规定 , 当出现会令人中毒生病的腐制肉类时 , 应该马上将其焚毁 。如果因为不及时焚毁而导致食品安全事故出现的 , 那贩卖者和相应的官员都会受到处罚 。有了连带责任 , 官员们对食品问题便不敢马虎懈怠了 。相对而言 , 唐朝针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刑罚最为严厉 。
《唐律疏议》是亚洲最早的法典之一条文 , 包罗甚广 , 有30卷之多 , 颁布于唐高宗李治年间 。关于食品安全的条文 , 大体跟汉朝规定一样 。不过他明确了刑法 , 肉类如果变质有毒 , 剩下的必须立即焚毁 , 违者重达90棍 。如果故意让别人吃或者售卖致人生病的 , 判一年徒刑 , 致人死命的处以绞刑 。而如果有人误食而死 , 那么事主也要按过失杀人来论处 。但是变质食物焚毁之前 , 有人偷吃而致死的 , 这样事主就无罪了 。
虽然刑法严厉 , 但是司法部门的考虑还是比较周全的 。到了宋代 , 饮食经济空前繁荣 , 酒楼饭店、林地小商小贩无数 。为了加强管理和监督 , 宋朝政府颁发法令 , 让商人们组成行会 , 并且按照行业登记在册 , 否则也就不能从事经营活动 。商品的质量也由各个行会来把关 , 行会会长作为担保人 , 负责评定商品的成色和价格 。除了行会把关之外 , 法律也继承了唐律的规定 , 对腐败变质食品的销售者给予严惩 。
而清朝是我国历史上食品安全监管最发达和最科学的时期 。与其他朝代相比 , 清朝法律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向问题食品转移 , 同时减弱了对人的处罚力度 , 充分的体现了清朝食品安全执法的科学化和人性化 。比如在茶叶方面 , 为了杜绝茶叶参假售假的情况出现 , 经政府实行茶叶执照制度 , 设置茶叶抽查制度 , 制定茶叶质量标准 , 真正做到了弥补制度的空缺 , 让老百姓吃上放心安全的食品 。可见 , 自古以来 , 民以食为天 , 入口的东西一点儿都马虎不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