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处处"要脸",但千万不能"丢脸"


数字时代处处"要脸",但千万不能"丢脸"



出差归来, 安徽合肥市民周进良被新装的门禁系统, 挡在了小区门外 。
录入人脸信息、对准摄像头、屏幕出现面部照片、大门开启......方便倒是方便, 但他却有一丝担忧, “我的人脸信息是谁在保管?会不会有泄露的风险?”
周进良道出了一种普遍情绪:人们在享受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便利的同时, 也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充满顾虑 。
近年来, 人脸识别、声纹识别、基因检测等生物特征识别技术, 不断渗透进我们的日常生活 。 同时, 侵犯公民生物识别信息的行为屡见不鲜 。 人脸、声纹、基因等“人体密码”一旦泄露, 公民如同“裸奔”, 后果不堪设想 。
“赏脸”不是自己说了算
“生物识别信息属于敏感个人信息 。 它具有唯一性, 无法更换或删除, 一旦被不法利用, 可能给信息主体的人身、财产安全和人格尊严带来风险 。 ”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周俊强说 。
生物识别信息保护如此重要, 但新华每日电讯采访人员调查发现, 目前信息采集和使用还存在诸多乱象, “丢脸”“失声”的现象不断出现 。
生物识别信息被强制采集 。 乘车进站、上班打卡、转账支付甚至存包、取厕纸……日常生活中“要脸”的地方越来越多, 而很多时候, 我们无权决定是否“赏脸” 。
今年4月, 江苏部分社区推行人脸识别门禁系统, 居民被要求录入人脸照片、家庭住址等信息, 否则将无法正常进入小区, 这让很多居民颇为无奈 。 有居民表示, 人脸是自己的生物信息, 怎能随意被人拿走, 一旦泄露, 造成的后果谁来承担?
类似的强制采集人脸信息的案例在多地都有发生, 对大多数人来说, 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可能, 即使心怀疑虑, 也只能提交人脸信息 。
生物识别信息被盗用 。 你的“面子”也很“值钱” 。 今年10月, 湖北省巴东警方破获系列微信支付诈骗案 。 办案民警介绍, 不法分子在盗取受害者微信账号后, 找出受害人的自拍照, 并通过照片活化技术骗过微信支付的人脸识别验证, 进而转移受害人的账户余额 。
通过微信语音和你“热聊”的好友, 很可能是骗子 。 南京警方介绍过这样一个案例, 2019年10月, 南京市民陈先生收到一位“朋友”发来的语音消息, 说要借5000元钱 。 陈先生听着是朋友的声音, 没多想就把钱转了过去, 谁知对方收到钱后不久就把他“拉黑”了 。 专家介绍, 现有的AI语音合成技术可以从原始录音中取样, 模拟出相似度极高的声音, 极具欺骗性 。
生物识别信息被泄露 。 对于公民来说, 生物识别信息一经提交, 这些“人体密码”将去向何方, 不得而知 。 近年来, 这类信息被泄露的案例屡有发生 。
寄出一毫升唾液, 就能测出自己的血统来源, 是否为“易胖体质”, 是哪些疾病的易感人群 。 听上去是不是很有吸引力?许多人都希望通过基因检测, 拥有一本专属的“生命说明书” 。
但个人基因信息, 同样存在被泄露的风险 。 2018年10月, 科技部官网公布了一批行政处罚决定书, 国内外共六家机构上榜 。 据悉, 这些机构都存在非法处理公民遗传资源信息的行为 。
2019年2月, 中国某人工智能公司的数据库由于未做访问限制, 直接开放在互联网上, 导致超过250万人的数据可被获取, 这其中就包括了人脸识别图像 。
小区强推人脸门禁归谁管
生物识别信息逐渐取代传统的数字密码, 成为人们的“支付依据”“准入凭证”, 可以说是价值非凡, 因此常被人“惦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