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说
要想让一个喜欢吃糖的孩子达到“过度喜欢吃糖”的程度 , 最佳方式就是经常“让他吃不到” 。
因为在他想吃但又吃不到的这段时间 , 也就是“形成期待”这段时间 , 多巴胺会持续分泌 , 为将来的喜好甚至成瘾 , 奠定强大的生理基础 。
这与我们前面提到的经验和直觉是相符合的 , 一个想吃糖就能比较容易吃到的孩子 , 很难对糖形成过度的喜好 。 同样 , 过度追求物质的人 , 往往是“以前想要但经常得不到 , 现在总算能得到”的人 。
说到这里 , 大家会提出另一个质疑——
角度2
为什么物质条件好的孩子 , 还会过度追求物质?
现在有很多孩子家境不错 , 从小绝对不缺物质 , 但是到了十几岁就开始在物质上进行攀比 。 这又是因为什么呢?
客观地说 , 每个人都会某种程度地追求物质 , 物质是我们的生存必需 。
我们在物质追求的时候其实有两个层面的需求:
● 第一个层面是物质本身的实用性 , 比如方便性、舒适度、寿命等等 。
● 另一个层面就是一种心理需求 , 准确说是对身份认同的需求 。
一件东西的品牌、样式等元素的重要性 , 往往不在于这件东西的实用性 , 而在于拥有者从这件东西上获得的身份认同 , 或者说这件东西让拥有者获得了自我价值感 。
因此——
过度追求物质的本质 ,
就是
过度地需要从物质上获得自我价值感 。
为什么会这样呢?
最大的原因 ,
就是
从其他途径得不到足够的自我价值感 。
自我价值这个话题 , 一方面很复杂 , 很多著名学者一辈子就在研究这个问题 , 但是另一方面 , 它又跟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 跟每个孩子的成长息息相关 。
对于成人 , 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和工作等方式 , 自己主动去获得自我价值 , 而对于孩子 , 获得自我价值的方式很大程度上与养育者有关 。
简单地说 , 爱 , 是自我价值的最大源泉 。
我知道爱这个词被用得太多了 , 那么咱们更具体一点 , 我们参考盖瑞·查普曼博士的“爱的5种语言”的说法 , 来看看生活中具体怎么做 , 才能让孩子感受到更多的爱 , 进而获得更多的自我价值 。
1、肯定、认可性的话语 。
比如:你怎么这么可爱呀 , 我太喜欢你了 。
2、肢体接触 。
比如:经常拥抱孩子 , 晚上时常抚摸着孩子入睡 。
3、高品质共同时光 , 就是在一起的时间 。
做什么不重要 , 重要的是大家因为在一起而很开心 。
4、服务性的行为 , 就是为你做事 。
比如:帮你盛饭 , 帮你倒水 , 帮你叠被子 。
这里大家可能会疑惑:
不是不应该事事代劳吗 , 应该锻炼孩子自己做事呀?
这里谈的是另一个层面 , 是爱的服务 , 就像吃晚饭的时候 , 你最亲密的人对你说:你坐着歇歇 , 我来帮你盛饭 。 这时候你感受到的是什么呢?
5、礼物 , 也就是物品 。
这样物品可能是钻石 , 也可能是自己亲手做的一样小东西 , 金钱价值完全不重要 , 关键是一份心意 。
推荐阅读
- 怎样给孩子立规矩,才能与爱统一?
- 在孩子的成长中,爸爸不能缺席这4件事
- 焦虑的妈妈带不出快乐的孩子,妈妈需这样做
- 谈“Z”色变?暴雪悄悄移除《守望先锋》查莉娅皮肤Z字标记
- 《最终幻想14》国服6.01版本4月5日上线 大型任务“万魔殿 边境之狱”
- 《消逝的光芒2》“新游戏+”模式4月底全平台上线
- 《艾尔登法环》新图 女武神玛莲妮亚大战拉塔恩
- 如何提高孩子的综合素养?这几个关键要素家长要知道!
- 猫摇尾巴什么意思
- 淡水珍珠一颗多少钱 珍珠多少钱一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