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二人转发展简史 东北 二人转( 二 )


普遍认为的观点,二人转的形成和发展是东北文化同中原文化相结合、多种艺术形式相融合的结果,二人转在东北大秧歌的基础上,吸收百戏杂艺演化而成 。
东北‘二人转’,是以东北民歌、东北秧歌为基础,在充分吸收东北其它民间艺术形式,以及流传在我国北方的莲花落、十不闲、凤阳歌和京剧、梆子、皮影等音乐精华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东北人民喜闻乐见的融歌舞、说唱、戏曲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表现形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二人转”的叫法才得以流传 。四平、辽源、吉林、长春、铁岭等大、中城市,及西丰、榆树、梨树、德惠、双辽、扶余、镇赉等县,相继成立地方戏队(演出二人转) 。
二人转第一次出国是在1951年 。受国际形势和国家外交战略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的国际性演出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 。著名二人转舞蹈家马力在老艺人艾小辫、李文清指导下编排了二人转扇子舞《扑蝴蝶》,1951年赴北京中南海演出,受到毛泽东、周恩来同志的赞扬,同年在德国柏林举行的第三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中获得金质奖章 。
1952年3月,辽宁省民间艺术会演时在安东(今丹东)举行,“蹦蹦”改称“二人转”,“二人转”名称才开始在东北推广 。
1952年梅兰芳在当时的黑龙江省省会齐齐哈尔观看了李泰和胡景岐表演的《姚大娘捉特务》,对二人转艺术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二人转通过载歌载舞的形式将人物演活,并且能够演现代戏,很值得京剧学习 。

梅兰芳指出:“京剧和二人转都是艺术之花,各有所长 。”
1953年3月,黑龙江省文工团演员李泰、胡景岐参加东北赴朝慰问团,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演出了二人转《三只鸡》,反响强烈 。
抗美援朝时北市场的二人转园子当中,二人转艺人都会用小帽的形式唱《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过去有个《大杂调》,二人转演员有的还会唱当时的流行歌曲,如前苏联歌曲《红梅花儿开》《喀秋莎》 。
1953年4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大会上,东北代表团的二人转节目正式参加演出,从而二人转这个名字首次得到全国文艺界的承认,“二人转”这一名称也开始在全国推广 。也就是说在二人转发展史上的200多年,它的名称一直未固定,“蹦蹦”、“小秧歌”、“春歌戏”、“半班戏”等都是它的曾用名 。
东北二人转发展简史 东北 二人转


1954年6月中国和英国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两国文化交流也逐步增加 。1954年7月,东北文工团在欧洲演出了二人转扇子舞,受到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的高度赞扬 。
1955年,女演员开始逐渐增多,二人转的演出基本结束了男扮女装的历史 。自此,男女开始分腔,演唱讲求科学发声方法 。
60年代,二人转的剧种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加强了编导工作,开拓了二人转的新剧目,丰富了音乐伴奏,改进了服饰,充实了舞蹈美术,演员手持道具的种类有了发展变化 。
东北二人转发展简史 东北 二人转


1963年10月,周恩来总理陪同朝鲜崔庸健元帅访问黑龙江,在哈尔滨观看了省龙江剧院张淑芳、韩世珍、白凤兰表演的二人转《杨八姐游春》《回杯记》等节目以及一些龙江剧片断,周总理说:“二人转的基础很好,要创造出人民喜爱的龙江剧,更要发展二人转 。”
1974年12月,辽宁省丹东歌舞团的二人转演员陈莹、姜亦亭赴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演出二人转《女队长》 。这个时期二人转参与的国际性演出虽然不多,但促进了中国人民同其他国家人民之间的友谊,展示了东北地方艺术的风采,并且为以后的国际交流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