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摩尼成佛的历程 释迦牟尼佛的一生( 三 )


悉达多要出游散心,于是就产生了出游东西南北四个城门的故事,中国称为“游四门” 。据佛传说,第一次出游,看到一个老人,太子心烦意乱,打马回宫;第二次见到一个病人;第三次见到一个死人;第四次遇见一位苦行僧 。这四个人都由天神变化而成,是来点化他的 。
悉达多经过不断的思想斗争,决定出家以追求最高的真理,求得彻底的大觉大悟 。于是,在一天夜里,叫上自己的马车夫离宫出走 。可是城门紧闭,出不去 。于是四大天王各捧一只马蹄,太子连人带马跳出城墙 。这就是“夜半逾城”,是为第五相“出家”汉传佛教以农历二月初八为佛出家日 。
悉达多为什么出家,主观上一定有我们现在很难猜测到的复杂原因、但他肯舍弃荣华富贵,冲破传统的旧婆罗门教的藩篱,通过学习与思考去探求真理所在,却是一项富有革命性的行动,值得肯定 。客观上,当时已有许多不满甚至反对婆罗门教的人,以修行者的身份去探求真理 。他们的存在与探索,也在指引着悉达多、让他走类似的道路 。
悉达多“出家”以后,舍弃世上荣华,原意大约是转向它的反面、走修行者中“苦行”这条道路 。这路在他以前已有许多人走过,现在还有许多人在走 。
净饭王见劝他不回,就派本族中五个人随他修行 。他和这五位在一起,访问过两位著名的修行者,未达真谛 。他苦行六年,“日食一麻或一麦”,饿得前心贴后心 。

释迦摩尼成佛的历程 释迦牟尼佛的一生


今南传和藏传佛教中有所谓“饿佛像”,形容枯槁,肋骨毕饿佛像现,就是表现他这时的景况的 。汉传佛教以其有似骷髅,吓人一跳,并且表现的是佛爷不得志时的状态,为尊者讳,摒弃此种像不用 。
悉达多终于理智地觉悟到:“如是等妙法,悉由饮食生 。”不吃饭,妙法是寻求不到的 。留得青山在,才能有柴烧 。这一点,又是他比现在还存在的一些苦行者聪明之处 。
他下定决心重新生活 。于是到行脚所至的尼连禅河(今名“法尔古河”)中洗浴 。洗完后因为身体太虚弱,爬不上岸来,幸亏树神垂下一株岸边的树上的长枝,他才揪住上了岸 。
一位好心的在岸边草地放牧的牧女善生送他一碗乳糜喝,他才恢复了气力 。“食已诸根悦,堪受于菩提 。”那五位和他一起苦修的伙伴一看如此,认为他背叛了原来的信念,相约不理他,另找地方苦修去了 。
悉达多这时走到尼连禅河西岸一株无花果树之下, 敷上刈草人送给他的吉祥草,开始打坐,进行思维,并发出誓言:如不成佛(获得掌握最高真理的智慧),决不站起 。
据说在树下坐了七天 。其间有风雨之时,树神为之用树枝挡风避雨 。这时魔王恐悉达多成佛后于己不利,便率魔女、魔军将悉达多团团围住,软硬兼施,全都失败 。最后魔王恼羞成怒,对悉达多狂喊:“汝之福业谁当证明?”悉达多以右手触地,表示:自己的一切言行,大地能够证明 。这时大地发出震动,土地神从地下涌出,高喊我能证明 。,于是魔众四下惊散,悉达多得道成佛 。
以上是第六相“成道” 。可以说,经此,悉达多从此成佛 。
释迦摩尼成道日,汉传佛教定位农历腊月二十八,就是我们所说的“腊八节” 。中国佛教徒在这一天会用各种米和果物等杂煮成粥供佛,象征悉达多在河边洗浴过后为恢复体力而吃的东西 。此后,成道日逐渐演变成为中国的民俗节日 。
接下去,就是第七相,就是“转法轮”,这一相包括的时间最长,讲的是释迦摩尼成佛后说法传道普度众生的事 。释迦摩尼首先对曾经跟随他的5个随从进行传道,五人心悦诚服,欣然皈依 。从此,佛教有了佛, 僧,法三宝,也就有了“初转法轮”,至此法轮常转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