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的成才之路 宋史苏轼传

宋史苏轼传(苏东坡的成才之路)
纵观古今,没有一个人比苏轼更有才华;也没有一个人,能向苏轼那样全面发展,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一不晓、无一不精 。
苏轼是宋朝文坛公认的大才子,其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宋六家之中,其文更是独占魁首 。
苏轼的诗,与友人黄庭坚齐名,号称“苏黄”,位列宋朝诗文的顶点 。
苏轼的词,与南宋的辛弃疾齐名,并称“苏辛”,为豪放派词风的鼻祖 。
苏轼的绘画,虽无后世的宋徽宗著名,但也号称“湖州画派”的开山鼻祖 。
苏轼的书法很著名,他与黄庭坚、米芾、蔡襄齐名,合称“北宋四大家”,一起名垂后世而不朽 。
苏轼还是优秀的工程师,他在杭州修建的苏堤、在惠州修建的水利工程等,不仅是那个时代的科学成果,也成了一个时代的标志 。
苏轼还是超级美食家,他发明了一桌子菜,为中国美食的历史添上了重重的一笔 。
一个人能够在散文、诗词、书法、绘画、工程、美食等领域成为大师,位列于时代的巅峰,太了不起了!
虽然苏轼在上述领域中,拥有永垂不朽的成就,但他的仕途之路,就正好相反了 。
苏轼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颠沛流离、四处流浪中度过 。这位文坛第一才子,不仅遭遇过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日子,甚至还被人陷害,差点惨死在监狱里 。

苏东坡的成才之路 宋史苏轼传


那么,如此反差的生活,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苏轼的一生,又经历了哪些事情呢?
现在,就将苏轼一生的故事慢慢道来:
老规矩,讲述一个名人,从他幼年时期的各种离奇故事开始讲起 。
根据宋人张端义的《贵耳集》记载,宋仁宗景佑三年(1036年)年底,突然原本郁郁葱葱、百草茂盛的四川眉山县旁边的彭老山(也说瓦屋山),一夜之间百花凋零、树木枯萎 。后来,不管百姓如何绿化,这座山什么也不长了 。
直到65年后,苏轼在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病逝后,彭老山才恢复了蓬勃的生机,重现昔日的光彩 。
鉴于此,当地百姓说,当年彭老山之所以凋零,是因为苏轼诞生了,把彭老山的灵秀之气都带走了,所以才如此土地荒瘠,草木枯萎 。后来,苏轼病逝了,那些灵秀之气回到彭老山,这座山才重新恢复了生机 。
不用大家说,我们也知道,这就是一个美丽而多情的传说故事罢了 。
毕竟,在中国封建社会,任何一个名人降生,都会被配一些美好的故事 。
比如,明明诗仙李白是病逝的,大家却相信他是化成了一道月光升天了;明明诗圣杜甫是撑死的(这种死亡原因古代有一个文雅词,叫“饫死” 。当然,杜甫是不是这种死因,还待考证),我们却说他是食物中毒或不小心溺水身亡了 。同样,百姓用美好的故事来述说苏轼,也是表达了一种崇拜美化的心情 。
虽然传说之事不可尽信,但是,这个故事却非常形象地说明了,正是蜀地这种人杰地灵的地方,才能孕育出苏轼这样的大才子 。
自古以来,四川就以名人辈出、富有浓郁的文化氛围而闻名于世 。在这片土地上诞生的才子们,数不胜数 。
早在汉朝时,四川著名的文学才子,如司马相如、杨雄、王褒等,以自己经久不衰的诗词,成为后世的楷模 。
唐朝鼎盛时期,四川的才子更是数不胜数,著名的大诗人李白、杜甫、陈子昂等,皆出生或长居在四川,与这片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 。
唐朝后期,虽然天下开始动乱,但文人墨客们依旧追寻祖先的印记,前仆后继地来到四川 。当时著名的大才子,如白居易、刘禹锡、高适、岑参等,都先后来过四川,并在这里留下了自己不朽的诗词 。那句“天下诗人皆入蜀”,更是成为一句千古美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