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工智能的信息自动获取、加工与提取技术 , 遥感信息能够更加快速广泛地应用于不同领域 。 ”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主任徐文在7月9日至10日于北京召开的全球地理信息开发者大会(WGDC 2019)上表示 ,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 , 激发了遥感应用创新 。
遥感数据进入大数据时代
“国产遥感卫星数据已呈现大数据特征 。 ”徐文说 。
【人工智能正成为遥感大数据的“解译侠”】徐文介绍 , 1999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民用国产陆地观测卫星 , 填补了我国自主遥感卫星数据的空白 。 经过20年发展 , 国产陆地观测卫星已实现高、中、低分辨率全覆盖 , 最高分辨率达0.5米 。
与此同时 , 陆地观测卫星的数据分发服务急剧增长 。 徐文介绍 , 截至目前 , 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共分发遥感卫星数据3000余万景 , 其中分辨率优于2.5米的数据分发量为2100余万景 。 2007年至2018年间 , 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陆地遥感数据存档量从0.18PB增长到35PB , 增长了194倍 。
“值得关注的是 , 2010年立项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技术专项实施9年来 , 数据源不断在丰富 。 ”中国国家航天局国际合作司副司长余琦在会上表示 , 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高分数据的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 并与其他民用卫星、遥感数据相配合 , 为遥感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
余琦介绍 , 目前卫星数据已经广泛应用于20多个行业 , 在国土、环保、林业、农业、测绘等领域应用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
人工智能为遥感应用添活力
尽管如此 , 在徐文看来 , 遥感大数据的价值仍有待深入挖掘 。
徐文举例说 , 未来电信运营商将布设大量5G基站 , 基站怎么选型?如何布局?遥感大数据在进行数据挖掘之后 , 能为电信运营商提供良好的服务 。
“过去遥感数据少 , 靠人工方式可以进行长周期处理 。 现在数据多了 , 人工方式满足不了用户需求 。 ”徐文认为 , 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与遥感服务结合“必不可少” 。
事实上 , 人工智能正在成为遥感大数据的“解译侠” 。
此次大会上 , 商汤科技遥感事业部总经理张琳发布了商汤科技在线智能遥感解译平台SenseEarth 。 该平台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地表卫星影像进行识别和分析 , 普通公众也能在线体验基于卫星影像的道路提取、舰船检测、土地利用分类等人工智能解译功能 。
采访人员采访了解到 , 该平台依托于商汤科技SenseRemote遥感影像智能解译解决方案 。 目前SenseRemote已应用于遥感影像的要素识别与调查、资源分析与评估、动态监测与预警、违法建设行为监测等多个领域 。
“在海量遥感数据以及多个行业发展的支撑下 , 人工智能的技术驱动给国产卫星产业带来新的活力 。 ”欧比特公司总经理颜志宇介绍 , 该公司利用相关监测模型以及人工智能算法 , 可以对海量遥感数据进行提取、精细分析、可视化展现 , 从而为政府管理提供决策支持、预案并助推智慧决策能力 。
颜志宇预测 , 人工智能宇航芯片的面市 , 使在轨人工智能处理系统成为可能 。 而在轨人工智能采集与系统处理 , 又将进一步改变人工智能数据处理的工作模式 。 (采访人员 刘园园)
推荐阅读
- 怎么让抖音直播里的字正过来
- 怎么删除正在运行的dll文件
- 养小乌龟的正确方法是什么
- 鸭子摇尾巴是什么意思
- 通知明天正常上班怎么说
- 正在做饭的奶奶
- 城管正式工和临时工制服区别 城管临时工受贿
- 憋气1分40秒什么水平 憋气多久算正常
- 发动机怠速不良的要怎么修
- 骨盆前倾的正确睡姿图 骨盆前倾多久可以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