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机器换人”带来的技术性失业危机


如何看待“机器换人”带来的技术性失业危机



近年来, 中国制造业正掀起一场以“机器换人”为主要抓手的自动化升级浪潮 。 无疑, 以“机器换人”为特征的升级转型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制造业企业多年来“招工难”“用工贵”的人力资源困境, 也助力许多企业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 在全球价值链中不断向上攀升, 成为兼具品质与价格优势的“中国制造”标杆 。 然而, 我们也要注意到技术作为一把“双刃剑”所引发的社会效应, 例如“机器换人”对劳动力的替代效应及造成的潜在失业风险、技术变迁之下劳动者工作内容和方式的变化等 。
2013年就有国外学者预测, 机器人和计算机技术对劳动力的替代率可高达47%, 其中制造业生产工人属于高风险的被取代职业 。 国内学者的研究发现, 目前机器人对劳动力市场的整体替代率还不足1% 。 尽管如此, 社会和舆论却依然对可能到来的技术性失业感到焦虑 。 中国劳动统计年鉴数据显示, 我国制造业就业人口自2013年起持续下降, 5年间减少超过1000万人, 除产业外迁因素外, “机器换人”亦被视为主要因素 。
诚如人工智能领域专家马丁·福特所言:“智能机器能否有一天侵蚀一般人的工作, 这个问题不能从历史中学到, 而是要由未来的技术本质来回答 。 ”而本轮技术变革的特征则是, 不断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和具备视觉、触觉和深度学习功能的机器人已日渐具备在各领域取代劳动者的潜能 。
如何避免未来可能出现的技术性失业危机?回答这个问题, 不能仅仅关注“机器换人”的数量和替代率, 还应重新反思人与技术的关系 。 “机器换人”一词暗含的意思是, 工人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是可以被机器人这种新的生产要素所取代的, 而“机器换人”的决策无非由企业管理者根据投入与回报、生产效率、生产质量等因素制定 。 那么, 人与机器还能存在另外一种关系吗?机器能否成为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助力和补充, 而不是把工人替换掉?结合工业自动化进程的历史经验, 这种“机器助人”的技术变迁路径应该是可行且切实存在的, 但必须至少具备以下3个要素 。
一是形成社会共识 。 机器人及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产生深刻影响, 因此选择何种技术变迁的路径应经过全社会广泛讨论, 最终形成一种社会共识 。 然而, 过去若干年的企业自动化升级几乎是由企业单方面主导的决策路径, 这就不可避免造成了企业实施以削减人工、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为导向的“机器换人”技术改造方式 。
二是对人的劳动价值的尊重 。 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一种轻视蓝领劳动的心态, 包括职业技能学校的学生也抱有“学技术是为了不做工人”的想法 。 “机器换人”归根结底是对部分人类劳动(如重复性的体力劳动)的否定, 认为机器可以替换工人将生产流程自动化, 甚至还可以监控和管理人工作业 。 倘若以“机器助人”作为技术改造的核心理念, 那么生产流程应以人为中心, 机器应成为工人的助手, 生产与管理应辅以工人小组作业、车间工人编程、工人参与自动化解决方案等做法 。 这无疑对劳动者的技能要求提出了更高标准, 由此也需要不断健全对劳动者的技能培养体系 。 只有当工人掌握了全面且不可替代的技能时, 才能成为机器的主人 。
三是做好制度设计 。 能否扭转效率优先、技术优先的“机器换人”策略, 不能光靠呼吁企业经营者或工程师改变替换劳动力的思维, 而有赖于国家层面的制度设计 。 尽管目前中国的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对劳动力的替代率尚且不高, 但我们不妨未雨绸缪进行一些设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