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读后感主要存在问题
①感少述多 。名为读后感,却很少有感想、感慨、感悟,大量的甚至通篇都是复述、引述所读的内容 。
②感得不新 。文中虽有所感,却只是老调重弹,或人云亦云,写不出自己真切的独特的感受来 。
③感得不深 。虽也能写出一点自己的感受来,但犹如蜻蜒点水,泛泛而谈,浅尝止 。
④感得走调 。虽然写了很多的感想,但不知感从何来,与所读材料无丝毫关联;或者虽也是感从读来,但曲解原作的意思,感得走了样 。观看影视、戏剧、展览之后写的感想,称为观后感,写法与读后感相同 。
读后感感人技巧
感是建立在读的基础上的,是阅读的深化,甚至是对作品内容的再发现 。要想感得深刻,耐人回味,有独到之处,就必须做到:
①不应只是原作思想观点的简单照搬 。
不要言人所言,而应该是在原作思想观点的基础上,将认识再提高一步,另辟蹊径,进行创作,写出新意 。这样的感受才能深刻独到 。
②要写触及心扉引起共鸣的感受 。
读一篇文章,感受是多方面的 。要感得深刻,又要具有社会现实意义,就应书写自己感触最深、不吐不快的那一点感受,书写可以引起他人共鸣的感受 。这就如同写一事一议的文章,扣住一点可以谈深谈透,不致于导致感想肤浅 。切忌贪多求全 。
③要联系实际 。
联系实际是连接亲和感的纽带 。只有联系实际,才能认真解决实际问题,才能产生对己、对人、对社会的作用 。实际的内容很广,大至国家,小到个人,往往有面与点之分,大与小之分 。但最好联系当前的情况,尽可能不扯得太远,这样现实意义才会强 。联系实际,往往离不开联想,这种联想过程一般是类比联想 。联想的内容是与原作中心相类或相仿的材料 。如果要联系国家大事,要以准确了解当前的形势为前提;联系社会各方面的事,如家庭、学校、社会……要分析社会状况,分清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切不可以偏概全,得出过激的结论 。联系个人实际,要以自己的思想、情感为依据,不可写成检讨书、决心书 。无论联系哪一方面实际,切不可喊口号空谈,这是写感想得大忌 。
读后感的结构
读后感,顾名思义,要先有读,而后才有感可言,它将阅读与写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阅读了一篇文章、一本书、一首诗……而后将自己的感受、心得、体会写下来形成文字,就是读后感 。
注意点:
1、吃透文义 。写读后感之前,所要写的对象文章或者书籍要读透,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 。如果读不透,写的时候就会东一句,西一句,不知所云 。
2、是自己在写读后感,是自己的感受或者感悟 。千万不要说教别人,令人味同嚼蜡 。
一、首先了解经典式”读后感的结构模式
读后感离不开读——对原文的引述、概括、评价等等,也离不开感——自己的感想、观点、看法,读与感之间,还要有“感点”前后衔接 。因此,读后感的中心一般结构模式可以如下所示:
述读(前提)
发感(论证)
感点(桥梁)
结感(升华)
在这个结构模式中,“感点”是关键,没有了感点,读后感也就失去了灵魂,也就无所谓读后感 。感点,就是你读后最有感受的地方或者点 。
在整篇文章中,感点在述读与发感之间起着桥梁的作用,是结构全文的纽带 。感点承接述读 。读后感的写作,必须是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读是感的前提和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结果 。“感点”也令起发感,它是发感的依据 。发感必须围绕感点展开论述,对感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感受,以议论为主,突出一个感字 。结尾收束全篇,升华感点,是感的归宿 。
推荐阅读
- 铁壶如何除锈
- 如何不张嘴就治好牙疼
- 如何区分糕点和饼干
- 壁布透胶干了如何处理 壁布干了以后透胶怎么处理
- 白户如何注册个人征信 白户怎么开通个人征信
- 太仓犬如何看纯度
- 收到假货淘宝如何投诉 淘宝收到假货怎么投诉
- 教你如何辨别花心男人
- 如何制作荧光效果图片
- 如何查看百度网盘好友分享的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