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晒霜并不是防晒指数越高越好

紫外线照射是肌肤白皙和细嫩的天敌 , 随着春天的来临 , 夏天还会远吗?我相信当夏日来临 , 防晒就会成为炙手可热话题 。 说到防晒 , 一定离不开一个叫防晒指数的东西?你真的了解防晒指数吗?下面跟随了解一下吧!

防晒霜并不是防晒指数越高越好



防晒化妆品上一般都标有SPF15等以三个英文字母及一个阿拉伯数字的标识 , 这其实就是防晒指数的标识 。 SPF是英文SunProtectionFactor的缩写 , 即防晒指数 。 如SPF15是指15倍的防晒强度 , 假设一个人在没有抹防晒霜的情况下晒15分钟皮肤开始出现红斑 , 那么抹上SPF15的防晒霜后 , 可保证她在225(15×15)分钟后才会晒伤皮肤 , 即有约225分钟的防晒时间 。
【防晒霜并不是防晒指数越高越好】客观上讲 , 防晒指数的高低反映出防晒产品紫外线防护能力的大小 。 SPF指数越高 , 所给予的保护越大 , 目前市场上的防晒产品系数从6倍到40倍不等 , 倍数越大 , 防晒时间越长 , 防晒效果越好;在火热的防晒霜促销活动中 , 商家最热衷的是在SPF(防晒指数)做文章 。 多数品牌都标示“SPF30”,不少著名品牌更是打出“SPF40”“SPF65”的么防晒霜 。
防晒霜并不是防晒指数越高越好



是不是防晒指数越高越好?
答案是:否!根据中国人的皮肤般情况下SPF值只需要10~15就够了 , 太高反而会刺激皮肤 , 引发皮炎等皮肤病 , 严重的还会引起炎症后的色素沉着 。 那么如何选择合适的SPF值呢?防晒剂有两种:紫外线吸收剂和紫外线屏蔽剂(如二氧化钛和氧化锌的超微细粉末) 。
SPF达到20以上的产品不含二氧化钛是不可能的 。 防晒剂在吸收紫外线的同时 , 对皮肤存在一定的刺激作用 , 如果紫外线吸收剂过量 , 还会成为皮肤的负担 , 因此 , 选择什么样的防晒品 , 要根据你的工作场所、时间及阳光的强度来决定 。 如果你的工作在室内 , 外出活动不多 , 则用SPF15~SPF20的防晒产品即可;如果工作需要在外奔波或者节假日外出旅游 , 可用SPF20以上的产品;假如到海滨浴场或热带地区旅游 , 那就应该选择SPF30以上的防晒品了 。
具体来说 , 一般类型皮肤的人 , SPF值以8-12为宜;对光敏感的人 , SPF值以12~20为宜;敏感性皮肤应挑选植物配方的或是含有二氧化钛的防晒品 , 还可使用含有维生素E及不含防腐剂的产品 。 使用果酸护肤品时 , 应配合防晒系数较高的物理性防晒品 , 防止新生的皮肤受到伤害 。
因为果酸护肤品会使皮肤变薄、较脆弱 , 不耐紫外线 。 此外 , 选择防晒品还应视肤色、肤质而定 。 肤色白皙者最好选用SPF超过30的防晒品 , 防止斑点的产生;皮肤偏深者 , 平日用SPF15的防晒品即可 。 油性肌肤宜选择渗透力较强的水性防晒用品 , 干性肌肤宜选择霜状防晒用品 。 综上所述 , 防晒霜并不是防晒指数越高越好 , 根据自身的肤质及工作生活需求选择合适的防晒霜才是正确的防晒理念 。
防晒霜并不是防晒指数越高越好



防晒霜的使用方法
记得在接触太阳前的30分钟擦上防晒 , 并且每90分钟补一次防晒 。 即使是防水的防晒霜 , 也会在游泳的时候 , 被你擦身的毛巾给抹掉 。 所以 , 记得反复擦上防晒!而且出汗多 , 运动量大的人 , 补涂的次数就更应该频繁了 。 如果防晒霜随着汗液流走或擦掉 , 再不及时补擦 , 岂不等于没涂防晒霜?
给皮肤擦上更多含有维他命C , 和有效剂的 。 它能保护皮肤 , 对抗空气中的污染成分 , 并修复太阳的晒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