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虚向实VR产业发展有了顶层设计


由虚向实VR产业发展有了顶层设计



新华社发
南昌VR虚拟现实主题乐园波音737飞机模拟驾驶舱体验场景
虚拟现实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前沿方向, 融合了多媒体、传感器、新型显示、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的技术, 有望成为众多创新应用的基础平台, 催生诸多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 引领新一轮技术与产业变革 。 近日, 工信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对虚拟现实产业发展作出顶层设计, 在突破关键技术、丰富产品有效供给和建设公共服务平台等方面明确了重点发展任务及线路图 。
分析人士指出, 此次《意见》出台有望从政策上进一步引导、规范、支持VR产业高质量健康有序发展, 促进虚拟现实技术在制造、教育、文化、健康等行业领域快速应用, 进入爆发式成长战略窗口期, 这无疑是一剂强心剂!
首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虚拟现实产业联盟发布数据显示, 2017年我国虚拟现实产业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64%, 虽然国内市场规模目前只有160亿元, 但已开始呈指数级增长, 到2020年预计国内市场规模将突破900亿元 。
目前, 全球虚拟现实产业正从起步培育期向快速发展期迈进, 我国面临着同步参与国际技术产业创新的难得机遇 。 但我国虚拟现实产业在发展热潮涌动的同时, 在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技术壁垒有待突破 。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发布的有关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白皮书提出, 在硬件方面, 目前VR设备使用不便、效果不佳等问题仍然突出, 硬件的处理速度远不能满足在虚拟世界中实时处理大量数据的需求;在软件方面, 虚拟现实软件开发花费巨大且效果有限, 相关的算法和理论尚不成熟 。 在新型传感机理、集合与物理建模方法、高速图形图像处理、人工智能等领域, 都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 三维建模技术也需进一步完善 。
在实际应用上, 目前虚拟现实技术主要应用于军事和高校科研, 在教育、工业领域应用还远远不足, 未来应努力在民用领域的不同行业发挥作用 。
对此, 《意见》提出要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合作, 推动虚拟现实相关基础理论、共性技术和应用技术研究 。 坚持整机带动、系统牵引, 围绕虚拟现实建模、显示、传感、交互等重点环节, 加强动态环境建模、实时三维图形生成、多元数据处理、实时动作捕捉、实时定位跟踪、快速渲染处理等关键技术攻关, 加快虚拟现实视觉图形处理器(GPU)、物理运算处理器(PPU)、高性能传感处理器、新型近眼显示器件等的研发和产业化 。 要求到2025年, 我国虚拟现实产业整体实力进入全球前列, 掌握虚拟现实关键核心专利和标准, 形成若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虚拟现实骨干企业 。
极大丰富产品有效供给
去年12月22日, 世界最大的VR虚拟现实主题乐园在南昌开园, 给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刺激与乐趣:其中全球仅有的两台波音737模拟驾驶舱之一, 满足人们飞上蓝天的梦想, 还有亚洲唯一的滑行项目SlideVR, 令游客体验如同从碎片大厦飞速下滑的惊险……
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乔跃山表示, 我国虚拟现实产业具备一定发展基础,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 其中优质的虚拟现实内容应用不足, 须丰富产品有效供给、推进虚拟现实重点行业应用等, 以保障产业健康发展 。
多位分析人士指出, 目前虚拟现实产品应用在效果上还不够理想, 如在虚拟现实的感知方面, 有关视觉合成的研究较多, 但对听觉、触觉关注较少, 真实性、实时性不足, 基于嗅觉、味觉的设备还没有实现商品化 。 此外, 在交互效果方面, 虚拟现实技术与人的自然交互不足, 在语音识别、人工智能方面的效果尚不能令人满意 。 专注动作捕捉技术的北京诺亦腾科技有限公司CTO戴若犁博士表示:“产品需要不断迭代, 贴近市场消费者的需求, 否则就会被不断追赶上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