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次发现三维翼龙胚胎 “哈密翼龙伊甸园”揭秘翼龙生命史


全球首次发现三维翼龙胚胎 “哈密翼龙伊甸园”揭秘翼龙生命史



哈密翼龙生态复原图 。 新华社发
科研人员展示哈密翼龙蛋及胚胎化石模型和哈密翼龙复原图 。 新华社采访人员 王菲摄
翼龙蛋化石(右) 。 新华社发
哈密翼龙复原图 。 赵闯绘/光明图片
翼龙下颌骨化石 。 新华社发
看到鸟儿在天空飞翔, 你会想到在我们生存的地球上, 哪种脊椎动物最早在天空飞翔吗?
最新的发现与研究表明, 最早在天空飞翔的是我们都知道的一种动物——恐龙 。 在这个庞大家族里, 有一类始终占据着天空, 它们自由地在蓝天白云间飞翔 。 它们有的大如飞机, 有的小如麻雀 。 时而栖息在树梢上闭目养神, 时而快速掠过湖面捕食鱼虾 。 它们成群结队在天空中翩翩起舞, 追逐嬉戏, 俯瞰着大地上的万物生灵 。
【全球首次发现三维翼龙胚胎 “哈密翼龙伊甸园”揭秘翼龙生命史】它们叫翼龙, 一类非常奇特的最不像爬行动物的爬行动物 。 它们比鸟类早七千万年成为天空的霸主, 统治着蓝天这片“领地” 。
12月1日, 《科学》(Science)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与巴西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科研团队对新疆哈密翼龙胚胎化石与翼龙蛋发现研究的成果, 这是全世界首次发现三维翼龙胚胎 。
翼龙曾在恐龙横行的中生代称霸天空长达1.5亿年, 后随恐龙一同灭绝 。 因其飞行的需要, 演化出纤细中空的骨骼, 因此保存下来的翼龙化石很少, 翼龙蛋和胚胎化石更是罕见 。 此次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汪筱林研究员领导的新疆哈密科考队, 经过十余年艰苦的野外科考, 在哈密戈壁下的白垩统地层中, 发现并抢救性采集了近300枚翼龙蛋、胚胎和骨骼化石, 其中有16枚翼龙蛋含有三维立体的胚胎化石, 这为古生物学家研究翼龙的胚胎和生殖发育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
在对新发现的化石进行显微修理或CT扫描后, 汪筱林团队与巴西古生物学家团队得出了一些新的假设——
翼龙具有群居的生活习性
汪筱林率领的科考队十多年如一日, 在新疆哈密考察了上千平方米的戈壁大漠, 厘定了翼龙及恐龙化石的分布范围、富集和埋藏规律 。 其中, 翼龙化石主要产自一套夹有红色泥岩砾屑的风暴沉积的灰白色湖相砂岩中 。 富集翼龙蛋和头骨等骨骼化石的风暴事件沉积层厚度大约在10至30厘米之间 。 在2.2米的剖面上, 有8层富含翼龙化石, 其中4层含有翼龙蛋化石 。
这次研究的标本由3块可以互相连接的砂岩块组成, 出露面积约3.28平方米, 已经暴露的翼龙蛋化石就有215枚, 包括下伏没有完全暴露的翼龙蛋, 数量可能更大 。 同时还有10多个头骨和下颌, 以及数量众多的头后骨骼 。
在这件令人震撼的精美化石标本上, 包括野外采集时散落的含有胚胎的蛋化石, 目前已经确认的含有胚胎的翼龙蛋共有16枚 。
汪筱林认为, 如此大规模的翼龙化石与翼龙蛋化石集中在一起, 是因为哈密翼龙化石埋藏在早白垩世湖泊风暴沉积中 。 虽然目前还没有发现完整的化石骨架, 但已发现大量的完整头骨和下颌, 而每一块分散保存头后骨骼都保存完整, 没有因搬运而破坏的痕迹 。 这说明距今一亿多年前, 湖泊中突发性的大型风暴导致生活在湖边和翱翔在天空中的翼龙集群死亡, 并且与它们产在沙滩软泥中的蛋快速埋藏在一起 。
据了解, 新疆哈密翼龙具有一些独特的形态特征, 最大的特征是它们头骨上有发育明显的发饰——前上颌骨脊 。 头饰的表面具有向前向上弯曲或向上伸展的凸凹相间的纹饰 。 不同大小、不同形态和不同厚薄的头饰, 是鉴别哈密翼龙雌、雄个体的标志, 头饰较大者为雌性, 头饰较小者为雄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