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同性恋是错“爱”还是策略性合作?( 二 )


在灰雁种群中,同性恋的比例似乎与性别比例存在相关性 。 如果雄性数量远多于雌性,一些雄性就会自然结成伴侣 。 在动物世界中,同样存在着上下尊卑,尤其是在某些等级森严的物种中,单独行动会面临更大的生存风险和被种群压榨的可能,比如冒险为种群寻找隐蔽处或食物,在这种生存环境中,相比于没有伴侣,和同性结成伴侣是更有利的生存策略 。 按照这种解释,动物的同性恋行为也是动物世界中竞争的产物,是趋利避害的结果 。
现有研究结果真的可信?
目前,科学家们已经不同程度地认识到动物的同性恋行为,但由于大多数物种尚未得到充分研究,因此还不能充分了解这些行为的动机和影响 。
而且在动物同性恋研究中存在几乎无解的问题:动物的偏好和动机都是人类通过其行为表现推断出来的;在动物同性恋研究中实验室使用的动物的表现和动物野外自发性表现存在差异,前者的实验结论仅有限适用于后者 。
此外,大多数关于动物同性恋行为的研究都没有规范地区分,专门表现出同性倾向的动物和可互换地参与同性恋和异性恋交配活动的动物,这种缺乏区分导致了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对收集数据的不同意见和相互矛盾的解释 。
除了研究上客观面临的一些问题之外,人类研究者的主观眼光也会对研究产生影响 。
1868年,出生于奥地利的卡尔·马利亚·科本尼创造了“同性恋”一词,用来描述人类的同性性吸引和性行为 。 但它在动物研究中的应用一直存在争议,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目前研究对动物性行为和其激励因素仍然知之甚少;同性恋这一术语在西方社会中具有强烈的文化意义,与人类以外的物种无关 。 因此,多年来,同性恋行为被赋予了许多术语 。 根据加拿大生物学家、《生物繁荣:动物同性恋和自然多样性》一书的作者布鲁斯·巴格米尔的说法,在描述动物时,相关术语难免受人类同性恋的束缚 。
不可否认,同性恋这个词在人类社会中的应用除了固有的对个人性行为和固定关系的描述外,更庞大深刻的是背后根深蒂固的文化背景和强烈的社会认同 。 因此,很多研究者认为这不适合于动物,在动物身上,性别行为不具有性别指征 。
对于动物甚至人类来说,异性性行为或许只是繁殖后代的一种手段,但它不是生存的全部 。 动物发生同性恋行为的理由各种各样,有些可能只是单纯弄错了对象,有些是为了求爱和交配的欢愉,有些可能是策略性的合作,淡去人类社会在同性恋行为上附着的社会意义,这件事可能也没那么复杂 。
相关链接
这些动物都有“断背”行为
作为人类最密切的近亲物种,倭黑猩猩在性追求方面一点也不害羞 。 这种爱好和平的动物几乎都是双性恋 。
雌性猕猴似乎更容易结合成关系密切的一对,而且是一夫一妻关系,即在某段时期内一只雌性猕猴只有一只同性伴侣 。 不过,在一个繁育期内,一只雌性猕猴可能会先后与数只同性结成性伴侣 。 雄性猕猴也有同性性行为现象,不过他们在完成交配后会马上离开对方,就像人类社会的一夜情 。
长颈鹿也是一种常见的同性恋动物 。 在交配前,两头雄性会将自己长长的脖子与对方靠在一起开始亲昵动作 。 这种示爱行为有时会持续一个小时 。 相关研究显示,每20头长颈鹿中就有一头会对同性表示这种亲昵行为 。 在很多情况下,长颈鹿的同性性行为比异性性行为更普遍 。
对于宽吻海豚来说,同性交配与异性交配的频率几乎相同 。 雄性宽吻海豚一般都是双性恋,但它们都会经历完全同性恋时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