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编辑婴儿:重大突破还是走火入魔?


基因编辑婴儿:重大突破还是走火入魔?



11月26日 , 笔者的手机被世界首例基因编辑婴儿的消息刷了屏 。 在qq群、微信群、微博、朋友圈里 , 这个消息都被广为传发并引起热烈争议 。
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宣布 , 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已在中国健康诞生 。 这对双胞胎的一个基因经过修改 , 使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 。 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 。 一些媒体在发布这条消息时以“重大突破”标榜 , 然而这真的是重大突破吗?
笔者最初看到此新闻时甚至以为是个假新闻而未加关注 。 因为按我国相关规定 , 这种实验显然是不能通过科学伦理审查的 。
科学技术部、卫生部曾于2003年12月发布过《关于人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原则》 , 明确规定了人类胚胎研究的“14 天法则” , 即:“利用体外受精、体细胞核移植、单性复制技术或遗传修饰获得的囊胚 , 其体外培养期限自受精或核移植开始不得超过14天;不得将前款中获得的已用于研究的人囊胚植入人或任何其他动物的生殖系统” 。
如果新闻属实 , 岂不是明晃晃地违规?
即便不考虑科研伦理 , 单从婴儿本身利益来讲 , 这也不是一个好选择 。 艾滋病并非基因遗传病 , 而是传染病 , 不需要通过基因编辑这种危险方式来阻断 。 就算父母是艾滋病患者或病毒携带者 , 现在已有成熟的药物阻断等医学方法 , 可让HIV父亲的婴儿100%不被感染 , 母婴之间的艾滋病阻断成功率也高达98%以上 。
而贺建奎团队采用的基因编辑方法 , 是去除“CCR5”基因片段上的32个碱基片段 , 使其成为“CCR5Δ32” 。 “CCR5Δ32”这种基因近1000年左右才在白种人群中传播开来 , 它的出现 , 可能是欧洲历史上几次天花、黑死病等大型瘟疫的筛选结果 。 在艾滋病流行以后 , 人们发现白种人中拥有“CCR5Δ32”基因的人 , 能够比较有效地防止艾滋病病毒1型的传染 。
那么 , 是否把人体CCR5基因敲除 , 换成CCR5Δ32 , 就可以对HIV病毒高枕无忧了呢?并不是 。 艾滋病毒有高度变异性 , 还有其它的受体可以使用 , CCR5基因敲除 , 也无法完全阻断艾滋病毒感染 。
此外 , 已知CCR5缺失可导致心血管异常 , 还会造成免疫缺陷 , 导致其他病毒的易感甚至肿瘤的发生 。
另外 , 实验中使用的基因编辑工具CRISPR是一项没有什么“重大创新”的成熟技术 , 但目前只用于实验室 , 不用于人体 , 是因为这项技术存在“脱靶”缺陷 , 会错误地编辑基因中不该编辑的地方 。 在这个工具的脱靶问题解决之前 , 直接进行人胚胎改造并试图产生婴儿的任何尝试都存在巨大风险 。
所以 , 对被基因编辑的双胞胎婴儿来说 , 这显然不是一个好事儿:她们本来通过成熟的药物阻断方式就可以不感染HIV病毒 , 修改基因只是降低了她们未来感染HIV病毒的可能性、并不能保证百分之百免疫 , 而修改后的基因会增加她们患其它重大疾病的风险 , 修改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基因编辑“脱靶”问题更是天知道会有什么后果!
事实上 , 这个案例中的问题是共性问题 , 说明了现阶段相关科研伦理规范的必要性:基因编辑技术存在“脱靶”可能 , 有巨大未知风险;被编辑的基因也并非一无是处 , 人类用基因编辑来规避一种风险 , 有可能带来其他风险的上升 。

推荐阅读